给力文学
小说推荐超给力

第2章

世界终于彻底安静了。但睡意已被彻底驱散,残留的只有更深的烦躁和被冒犯的冷怒。

林妙莲……上次慈善晚宴她自作主张的举动,早已触碰了他的底线。这段时间忙于集团危机和家族糟心事,还没来得及料理她。既然她自己撞上来……

陈硕不管此刻是几点,直接拨通路明宇的电话。电话几乎瞬间被接通,显然路明宇随时待命。

“路明宇,”陈硕的声音在寂静的休息室里显得格外森冷,“明天上班第一件事,把林妙莲现在住的那套公寓,过户到她个人名下。转告她,钱货两讫,以后她的任何电话,不必再转接给我。” 他顿了顿,补充道,“包括她经纪人的。”

“明白,董事长!我明天一早就办。”路明宇心头一凛,立刻应声。董事长这是彻底厌弃林小姐了,处理得干脆利落,不留一丝余地。

放下电话,陈硕胸口那股因被打扰而起的戾气仍未完全平息。

下午四点多那碗温润的南瓜小米粥带来的抚慰,此刻已消失殆尽。

胃部的隐痛再次清晰起来,丝丝缕缕地蔓延开,提醒着他身体的抗议和透支。休息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空调低沉的送风声,更衬得这方寸之地空旷而冰冷。

窗外,城市的霓虹已然亮起,璀璨却遥远,照不进他此刻内心的疲惫与孤寂。

看往窗外,是深市璀璨却冰冷的都市夜景。霓虹闪烁,像无数跳动的冰冷数字,映不进他心底的疲惫和孤寂。

医院里二叔贪婪的嘴脸、爷爷固执的偏袒、父母沉默的无力、公司股价刺眼的跌停线、股东们无形的压力……种种画面在脑海中交织盘旋,令人窒息。

不知为何,陆琳琅那间小店暖黄色的灯光,和她安静地喂他喝粥的样子,异常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那里没有算计,没有权衡,只有一碗熨帖肠胃的热粥,和一份萍水相逢却恰到好处的、不掺杂质的善意。

陈硕瞥了眼腕表,刚过九点半。“邻家味道”,如果没有意外,通常营业到晚上十点半左右。

一股强烈的冲动毫无征兆地涌起。他要离开这个被压力与孤寂浸透的空间,哪怕只是片刻。

他渴望一点……真实的、不带任何目的的温暖,或者仅仅是属于尘世的、有温度的喧嚣。

他起身,利落地换下睡袍,套上简单的休闲外套。没有惊动司机,也没有告知任何人,陈硕独自一人,悄然离开了顶胜大厦顶层的豪华套房,融入了深秋微凉的夜色中。

步行了大约二十分钟,那熟悉的、暖黄色的“邻家味道”招牌终于映入眼帘。

店里的灯光柔和地亮着,透过干净的玻璃窗,能看到陆琳琅正坐在收银台后,低头专注地核对着账目,侧影沉静。林业则在收拾最后几张桌子。

风铃随着店门的推开发出清脆的声响。

陆琳琅闻声抬头,看到是他,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惊讶,随即化为一种温和的了然。

她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脸上漾开浅浅的、真诚的笑意:“先生?这么晚了您这是……?” 她的目光自然地落在他脸上,带着一丝审视和关切。只是这关切里带着一丝试探和后怕。

陈硕站在门口,夜风的微凉似乎瞬间被店内暖融融的食物香气和人间烟火气驱散。陈硕看着陆琳琅清澈眼眸里那抹浅笑和若隐若现的酒窝,心中翻涌的烦躁与孤寂,竟奇异地沉淀、平复了许多。

他微微颔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察觉的沙哑:“路过。还有粥吗?就昨晚那种。” 这一次,他收敛了所有的锋芒,像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只为寻一碗热食的夜归食客。

陆琳琅的目光在他深邃眼眸中难以掩饰的倦色上停留了一瞬,温声道:“红豆粥没有了,只有小米南瓜,不过得现熬,可能得等一会儿。” 她心里想着昨晚那一千块钱的情分,愿意为他破个例。若是其他客人这个点来要现熬粥,她多半会婉拒。

“可以。” 陈硕简短地回答。

“那好,您先坐。” 陆琳琅系上干净的围裙,快步走进了厨房。林业颇有眼力见儿地给陈硕倒了杯温水——这位先生来了两次,每次都病得迷糊,这还是第一次清醒地坐着。

陈硕沉默地点头致谢,在角落那个他惯常的位置坐下。店内很安静,只有后厨隐约传来的细微声响和林业轻手轻脚收拾的声音。这种宁静,对他紧绷的神经是一种奢侈的抚慰。

“先生,粥好了。” 不到半小时,陆琳琅端着一个托盘出来,上面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南瓜粥,还有一小碟色泽金黄的炒鸡蛋。“实在抱歉,这个点没什么菜了,临时给您炒了碟鸡蛋凑合一下。下次想喝粥的话,可以稍微早点过来,选择会多一些。” 她将东西轻轻放在他面前。

“嗯。” 陈硕应了一声,不知是应了那碟炒鸡蛋,还是应了“下次早点来”。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冷硬的轮廓。他拿起勺子,安静地吃着。目光却不自觉地追随着那个在狭小空间里轻盈穿梭的身影。

看她利落地擦拭最后一张桌子,看她轻声细语地和林业商量着第二天的食材采买。店里流淌着一种他从未体验过的、带着人间烟火气的宁静。粥的温度透过温热的瓷碗传递到手心,暖意丝丝缕缕渗入,仿佛也悄然熨平了他内心某些冰冷坚硬的褶皱。

这一刻,在这烟火气里,他竟然真切地感受到一种踏实感。以至于夜里回到那个空旷冰冷的休息室时,那份如影随形的孤寂感,似乎也淡去了几分。

自那晚以后,陈硕开始在毫无规律的时间点出现在“邻家味道”。

有时是深夜加完班,带着一身挥之不去的疲惫;有时是午后,刻意避开冗长乏味的会议,眉宇间积压着显而易见的烦躁;有时甚至只是漫无目的地开着车,鬼使神差般就拐进了这条弥漫着家常饭菜香气的小巷。

只要在打烊前,无论他何时推门而入,风铃响起的那一刻,永远会有一碗温养脾胃的粥为他备着。

即便他没有点,陆琳琅也会自然而然地当作“赠品”端上来,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体贴。而他,也从未拒绝,每次都安静地喝完。

最初,他只是贪恋这里的冷清与那份毫不刻意的温情。没有虚伪的奉承,没有窥探打量的目光,没有觥筹交错的喧嚣压力,只有食物最本真的香气和一种让人心安的宁静。

陆琳琅看到他,也只是把他光普通食客,朝他微微点头,或是说一句“欢迎光临”,便转身去灶台忙碌,或是继续手上的活计。她不会特意上前搭讪,更不会像其他人那样试图抓住机会攀谈,眼神里只有对待熟客的寻常。

她只是专注地做着自己的事——核对账目、擦拭桌椅、整理调料罐,或是在后厨清洗碗碟,水流声哗哗作响,成了这安静空间里唯一的、令人放松的背景音。

陈硕每次来,都习惯性地坐在角落那张桌子,沉默地喝粥。他偶尔抬起眼,目光穿过氤氲的热气,落在收银台后那个低头专注算账的身影上,或是看着她动作娴熟地在狭小的空间里轻盈地穿梭。

她的动作不疾不徐,仿佛外界的纷扰都被那扇不起眼的玻璃门隔绝在外。

她的侧脸在暖黄的灯光下显得柔和而安宁,没有莫娴那种精心修饰的凌厉,也没有林妙莲那种精致到刻意的雕琢,只有一种自内而外的、温柔的沉静。

这种沉静,对他而言,是比任何昂贵的香氛或疗养都更有效的抚慰。

时间久了,一种介于熟客与朋友之间、心照不宣的微妙信任感,在粥香弥漫的空气中缓慢而稳固地建立起来。陈硕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似乎比之前更放松、更长了。

有时会多待一会儿,慢条斯理地看完手机上的财经新闻才起身离开。陆琳琅在他面前,也渐渐褪去了最初那份面对这会“脆弱的客人”的小心翼翼,多了几分自然而然的熟稔。

比如她端粥过来时,会顺口多说一句:“今天熬的时候特意加了点新鲜山药泥,更养胃。” 或者在他连续几天没出现后又突然推门进来,她会一边擦拭着旁边的桌子,一边像和老朋友寒暄般随意地问一句:“这几天忙啊?” 语气自然得仿佛他只是个隔壁邻居。

陈硕起初只是简单地从喉咙里“嗯”一声,算是回应。后来,偶尔也会简短地搭话:“嗯,有个项目。” 或者在她推荐山药粥时,低声说一句:“有心了。”

对话仅限于此,无关痛痒,像浮在水面的落叶,轻轻触碰又分开。但这点滴的、日常化的交流,却在无声中悄然拉近了某些距离。陈硕习惯了她的存在,如同习惯这碗热粥的温度和这方寸之地的安宁。

陆琳琅也习惯了这位沉默寡言却气质卓然的常客。他付钱大方利落,从不挑剔抱怨,只是安静地坐着,像在汲取某种能量。她恪守着边界,不打听他的身份来历,只当是一个特别但普通的熟客,见面打声招呼,如此而已。

直到有一天,林业一脸震惊又带着点兴奋地把手机递到她面前,压低声音说:“陆姐,快看!这……这视频里发言的,不就是经常来我们这儿喝粥的那位先生吗?我的天,他竟然是顶胜集团的董事长陈硕!深市首富呀!”

手机屏幕上,正是陈硕在某个高端财经论坛上沉稳发言的场景,聚光灯下,气场强大,与在小店里安静喝粥的他判若两人。

陆琳琅看着屏幕上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擦拭柜台的手停顿了足足三秒。

她对他的身份有过诸多猜测——或许是某个公司高管,或许是家境殷实的自由职业者——但从未敢想是深市乃至全国都排得上号的商界巨鳄顶胜集团的掌舵人。

这样云端之上的人物,竟然会经常地光顾她这间不起眼的小店?这感觉确实有些超现实。

不过,最初的震惊过后,陆琳琅迅速冷静下来。对她而言,这层身份揭晓带来的最大变化,大概就是“哦,原来是他”的恍然。

吃饭付钱,天经地义,他是谁,并不影响这笔交易的本质。顶多是下次称呼时,先前那声“先生”会下意识地换成更正式的“陈董”。或者都不用换。在她这里,他是客,而她是主,客随主便。

两人关系的实质性转折点,源于一次陈硕无意间的“顺手而为”。某次在公司高层会议间隙,他无意间听到外面几个年轻员工小声抱怨公司统一订的午餐盒饭又贵又难吃,卫生状况也让人担忧。

就在那一刻,脑海中瞬间闪过“邻家味道”干净整洁的店面、食材新鲜的处理台,以及陆琳琅熬粥时那份专注而认真的神情。一个念头自然而然地浮现:为什么不把员工的午餐交给一个真正用心做食物的地方?也连带的还了她的人情。

第二天中午,当陆琳琅刚送走最后一波午市客人,正为短暂的清闲松一口气时,店门被推开。一个穿着剪裁合体西装、气质干练的年轻人走了进来,彬彬有礼地递上一张名片和一沓打印清晰的文件。

“陆老板您好,我是顶胜集团董事长助理,路明宇。我们陈董非常认可您这里的口味品质和环境卫生,希望能与您建立长期合作,为部分员工订购午餐盒饭。这是初步的订单意向和具体要求,您看看是否方便承接?价格方面,我们希望能体现品质,您可以报个合理的数字。” 周正的话语简洁有力,态度却十分客气。

陆琳琅愣住了。顶胜集团董事长?那位“食客”陈董?她接过订单文件,看着上面醒目的“顶胜集团”LOGO和后面跟着的“每日50份(首批)”字样,心里飞快地盘算了一下人手和厨房容量——辛苦点,应该能接!这无疑是雪中送炭般的稳定大单。

“能接!当然能接!” 陆琳琅连忙点头,脸上绽开由衷的、带着感激的笑容,两个酒窝深深陷下去,“请替我谢谢陈董的关照!请您放心,我一定保证品质、卫生和准时送达!”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