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学弟捧成顶流》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青春甜宠小说,作者“星若相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林晚星陆珩的精彩故事。本书目前已经连载,最新章节第10章,热爱阅读的你快来加入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吧!主要讲述了:深秋的夜,裹挟着湿冷的寒意,悄然渗透进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市区电视台那栋灯火通明的玻璃大厦,在漆黑的夜幕下,像一座巨大的、流光溢彩的水晶宫殿。然而此刻,对于刚刚从里面走出来的陈晚星而言,这璀璨的光芒却像…
《被学弟捧成顶流》精彩章节试读
深秋的夜,裹挟着湿冷的寒意,悄然渗透进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市区电视台那栋灯火通明的玻璃大厦,在漆黑的夜幕下,像一座巨大的、流光溢彩的水晶宫殿。然而此刻,对于刚刚从里面走出来的陈晚星而言,这璀璨的光芒却像冰冷的针,刺得她眼睛生疼。
录制结束后的地下停车场,空气阴冷潮湿,弥漫着汽油和尘埃的味道。巨大的水泥柱子投下浓重的阴影。陈晚星没有立刻走向自己的车,而是背靠着一根冰冷的柱子,身体微微佝偻着,像是被什么东西压垮了脊梁。她低着头,长发垂落,遮挡住了大半张脸,只有那紧抿的、失去了血色的唇瓣和微微颤抖的肩膀,泄露着此刻汹涌的情绪。
失败。
一个从未在她字典里真正存在过的词,此刻却像冰冷的烙铁,狠狠烫在她引以为傲的专业尊严上。
今天这场“新锐主持人大赛”的复赛录制,是她梦寐以求、全力争取的跳板。对手强劲,评委严苛,机会稍纵即逝。她做了万全的准备,每一个表情,每一句台词,每一个临场应对的方案,都在心里反复推演了无数遍。她本该光芒万丈,用无可挑剔的表现锁定晋级名额。
然而,就在最关键的自由辩论环节,一个她自以为掌握得滚瓜烂熟的、关于新媒体传播伦理的尖锐提问抛向她时——她的脑子,竟然出现了一瞬间的空白!
不是忘记观点,不是逻辑混乱,而是那一刹那,仿佛有什么东西卡住了思维的齿轮。她清晰地看到评委审视的目光,看到对手嘴角一闪而过的嘲弄,看到台下工作人员无声的摇头……巨大的压力像冰冷的潮水瞬间将她淹没。虽然她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在零点几秒后迅速接上了思路,给出了堪称完美的回答,但那一瞬间的卡顿,那零点几秒的空白,在高速运转的直播镜头下,在那些阅人无数的评委眼中,如同完美瓷器上刺眼的裂痕,清晰无比,无可挽回。
她能清晰地“听”到分数牌被翻动时那细微的、却足以宣判她出局的声响。
结束了。
所有的野心,所有的精心准备,所有的孤注一掷,都在那零点几秒的空白里,化为泡影。
地下停车场冰冷的空气灌入肺腑,带着铁锈般的腥气。陈晚星死死咬着下唇,尝到一丝淡淡的铁锈味。指尖深深掐进掌心,试图用尖锐的疼痛压住眼底翻涌的酸涩和喉咙里堵得发慌的窒息感。骄傲如她,绝不允许自己在人前崩溃,尤其是在这个充满窥探和竞争的地方。
她猛地直起身,抬手用力抹了一把脸,将那些不合时宜的软弱狠狠擦去。再抬起头时,脸上已经只剩下冰封般的平静和一丝被挫败打磨后的、更加冷硬的锐利。她挺直脊背,像一株被风雪压弯又瞬间弹起的翠竹,迈开脚步,高跟鞋敲击冰冷的水泥地面,发出清脆而孤绝的回响,朝着自己那辆半旧的白色小车走去。
南江大学新闻学院图书馆,通明的灯火是深夜里唯一温暖的孤岛。临近闭馆,自习区的人已寥寥无几,巨大的空间显得格外空旷安静,只有空调系统低沉的嗡鸣和偶尔翻动书页的沙沙声。
陈晚星坐在她惯常的角落位置。面前摊开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幽幽亮着,光标在一行行冰冷的文字上跳跃。她的目光落在屏幕上,却空洞失焦。演播厅刺眼的灯光、评委冷漠的眼神、对手嘲弄的嘴角、还有自己那瞬间空白的大脑……混乱的画面如同鬼魅般反复闪回,撕扯着她紧绷的神经。
她试图工作,试图用忙碌麻痹自己。手指敲击键盘,打出的句子却逻辑混乱,词不达意。烦躁像藤蔓一样缠绕上来,越收越紧。她猛地合上笔记本,发出“啪”的一声轻响,在寂静的自习区显得格外突兀。旁边仅剩的几个学生被惊动,投来不满又好奇的目光。
陈晚星毫不在意。她将脸埋进冰冷的掌心,肩膀无法抑制地微微颤抖。挫败感如同冰冷的潮水,一波波冲击着她用骄傲筑起的堤坝。指尖冰凉,胃里也空落落的,泛着难受的酸意。她需要咖啡,需要滚烫的、能灼烧掉所有软弱的液体,但此刻,她连起身去自动贩卖机的力气都仿佛被抽干了。
就在这时,一股极淡的、温暖的甜香,混杂着熟悉的雪松气息,悄然靠近。
一个干净的白色马克杯,被轻轻放在她桌角。杯口氤氲着袅袅的热气,里面是浓稠的、泛着诱人光泽的深褐色液体——不是咖啡,而是散发着浓郁奶香和可可芬芳的热巧克力。杯壁温热,驱散了桌面的冰冷。
陈晚星埋在掌心里的头猛地抬起。
路珩就站在桌边,距离不远不近。他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浅灰色连帽卫衣,身影在图书馆顶灯的光线下显得有些单薄。他没有看她,目光落在桌面上摊开的几本资料上,仿佛只是路过,顺手放下一杯饮品。
“学姐,热巧克力。”他的声音很低,在寂静的空间里却异常清晰,带着少年特有的清朗质感,却平静得没有任何波澜,“晚上喝咖啡对胃不好。”
说完,他没有停留,也没有等待她的任何反应,就像之前无数次递过资料或咖啡一样,转身就走。步履沉稳,很快消失在层层叠叠的书架深处。
陈晚星怔怔地看着桌角那杯冒着热气的热巧克力。浓郁的甜香固执地钻进她的鼻腔,带着一种熨帖人心的暖意。她鬼使神差地伸出手,指尖触碰到温热的杯壁。那温度透过皮肤,一路蔓延到冰凉的指尖,甚至似乎稍稍暖了暖被挫败感冻僵的心脏。
她端起杯子,小心翼翼地啜了一口。滚烫、丝滑、甜度恰到好处,浓郁的巧克力香和温热的牛奶瞬间包裹了味蕾,也似乎稍稍驱散了胃里的难受和心头的寒意。一股暖流顺着食道滑下,奇异地安抚了紧绷的神经。
她捧着温热的杯子,目光下意识地追寻着路珩消失的方向。空荡荡的书架走廊,早已不见人影。
是巧合吗?
还是……他又“碰巧”知道她需要什么?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她强行压了下去。她甩甩头,试图将注意力重新拉回工作上。然而,合上的笔记本像一块沉重的石头。
就在她盯着屏幕发呆,挫败感再次汹涌而至时,一个硬壳的文件夹被轻轻推到了她的笔记本旁边。
陈晚星猛地抬头。
路珩不知何时又回来了,安静地站在桌边。他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里面塞满了打印的资料。
“学姐,”他迎上她带着一丝被打扰的、审视的目光,眼神依旧平静,没有任何窥探或怜悯,只有纯粹的陈述,“关于新媒体传播伦理的边界问题,王教授上学期在《前沿讲座》里提到过几个最新的争议案例,涉及用户隐私算法推送和‘后真相’时代的责任界定。这是当时的讲义和案例补充资料。”
他将文件夹轻轻放在桌上,推到陈晚星触手可及的地方。
“还有,”他顿了顿,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打印纸,放在最上面,“这是国内几个资深媒体人对类似议题的近期评论文章索引,图书馆数据库都能查到全文。角度……可能有点参考价值。”
说完,他再次微微颔首,依旧是那副“任务完成,无需回复”的姿态,转身离开。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一丝拖泥带水,也没有留下任何窥探她情绪的目光。
陈晚星的目光落在那个硬壳文件夹上。文件夹边缘有些磨损,显然是经常使用的。最上面那张打印纸,标题清晰,索引列得整整齐齐,甚至标注了期刊卷号和页码。
她伸出手,指尖有些迟疑地翻开文件夹。里面是厚厚一沓打印清晰的讲义,王教授龙飞凤舞的批注清晰可见。旁边还夹着几份剪报和打印出来的网络文章,重点段落都用荧光笔仔细标注过。关于算法黑箱、关于信息茧房、关于情绪传播与事实核查的困境……正是今天她在台上卡壳的那个问题的核心延伸!
他不是碰巧。
他是知道她需要什么。
他甚至知道她卡在了哪里,需要哪些弹药来复盘、来武装自己,去面对下一次挑战。
一股极其复杂的情绪,猝不及防地冲上陈晚星的心头。有被看穿的窘迫,有被精准戳中痛处的难堪,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如同寒夜里骤然包裹周身的暖流。
这份支持,来得如此无声无息,如此恰到好处。没有廉价的安慰,没有窥探的同情,只有沉甸甸的、切中要害的“弹药”。像一场及时雨,精准地浇灌在她干涸龟裂的焦土上。
她拿起那杯温热的巧克力,又喝了一大口。滚烫的甜意混合着浓郁的奶香和可可的醇厚,熨帖着冰冷的胃和紧绷的神经。她翻开文件夹,目光落在那些被荧光笔标注过的段落上。王教授犀利的分析,资深媒体人深刻的洞见,像一把把钥匙,试图撬开她因挫败而封闭的思维。
图书馆闭馆的音乐轻柔地响起,提醒着最后的时刻。
陈晚星合上文件夹,将笔记本和资料快速收进包里。她站起身,拿起那个已经空了的白色马克杯。杯壁还残留着温热的余韵。
她走到图书馆门口的自助还书处,将杯子放进旁边的回收筐里。目光下意识地在空旷的大厅里搜寻。
那个穿着浅灰色卫衣的身影,正背着双肩包,安静地站在不远处的玻璃门旁,似乎在等待什么。昏黄的路灯光透过玻璃,在他身上勾勒出清瘦挺拔的轮廓。
陈晚星脚步顿了一下,随即快步走了过去。
两人隔着玻璃门,一内一外。
路珩看到她走近,侧过身,准备替她拉开沉重的玻璃门。
就在门被拉开一条缝隙,夜晚凛冽的寒风灌入的瞬间,陈晚星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被暖流浸润过的沙哑:
“路珩。”
不是“学弟”,是名字。
路珩拉门的动作猛地一顿,抬眼看她。昏黄的灯光落在他眼中,映出清晰的、带着一丝询问的微光。
陈晚星抱着背包和那个沉甸甸的文件夹,站在门内,迎着他清澈的目光。图书馆明亮的灯光从她身后涌出,将她整个人笼罩在一层光晕里。她脸上的冰封似乎融化了些许,眼底深处那被挫败磨砺出的冷硬边缘,悄然被一种新的、名为“可靠”的认知所覆盖。
“谢谢。”她看着他的眼睛,清晰地吐出两个字。
没有多余的解释,没有客套的寒暄。只有这两个字,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路珩的喉结几不可查地滚动了一下。他拉开门,让开位置,声音依旧平稳:“学姐,早点休息。”
陈晚星抱着那份沉甸甸的文件夹,裹紧了外套,快步走进深秋寒冷的夜色里。寒风瞬间卷走了图书馆的暖意,却带不走那份从胃里、从指尖、从心底蔓延开的,名为无声支持的微光。
路珩站在门口,看着那个挺直的、抱着文件夹的身影,很快融入校道昏黄路灯的光影中,消失在夜色深处。
他轻轻关上沉重的玻璃门,隔绝了外面的寒风。
图书馆大厅明亮的灯光落在他年轻而沉静的脸上。他低头,看着自己空无一物的双手,指尖仿佛还残留着马克杯温热的触感。良久,他唇角极其细微地向上弯了一下,那弧度轻浅得如同错觉,转瞬即逝,却驱散了深秋夜晚所有的寒意。
他背好双肩包,转身,也走进了那片温柔的夜色里。步履沉稳,如同守护着寒夜里悄然点燃的、不灭的星火。
小说《被学弟捧成顶流》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