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备受书迷们喜爱的都市种田小说,六岁的我,开局中五百万,由才华横溢的作者“孩子在长脑”倾情打造。本书以云海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248950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六岁的我,开局中五百万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冰冷的雨水灌进鼻腔,带着柏油路的腥味。
失控的货车头灯像两轮惨白的太阳,刺破雨幕,在瞳孔中无限放大。金属扭曲的尖啸,骨骼碎裂的闷响,还有客户运维那边在电话那头不耐烦的催促声……
“……云海!”
一声尖锐的呵斥如惊雷炸响。
云海猛地一颤,从那反复纠缠的噩梦中惊醒,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鼓。
他抬起头,眼前不是那片浸透了生命最后一丝温度的冰冷雨夜。
是五年级的教室。
空气里混杂着汗味、廉价风油精、以及老旧吊扇吹出的、带着铁锈味的热风。阳光透过布满灰尘的玻璃窗,将粉笔末照得纤毫毕现,在他那本边角卷起的《语文》课本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又是这个……梦。
这个真实到令人发指的梦,已经连续出现了三天。
每天,他都会在“车祸”的瞬间被惊醒,然后发现自己坐在这里,周围的一切都和他十二岁时的记忆分毫不差。
讲台上,戴着黑框眼镜的班主任李老师正用指节敲着讲台,眉头紧锁,目光像锥子一样扎在他身上。
“昨天发的《中小学生课外必读丛书》的订购回执单,你妈妈还没给你签字吗?全班就差你了!”
这句话,像一把生锈的钥匙,精准地插进了记忆的锁孔,发出“咯吱”一声脆响。
云海的呼吸停滞了一瞬。
他下意识地将手伸进课桌,摸到了那张被压在课本下的回执单。
很薄,很廉价的纸,上面印刷着一个对他而言,如同惊雷般的数字——“128元”。
不,不对。
这不是梦。
一个30岁社畜的灵魂,在连续三天的自我怀疑与挣扎后,终于被这128元彻底砸醒。
梦里的细节不会如此清晰,更不会有如此沉重的、压迫心脏的真实感。
他真的回来了,回到了2006年,这个一切苦难与遗憾开始的夏天。
“老师,我……”云海站起身,长期营养不良显的有些小小的个子,在课桌间显得格外单薄。他想解释,却发现一个成年人的复杂思绪被卡在了一具十二岁孩子的喉咙里,吐不出半个字。
“你什么你?昨天我就说了,这套书是市教育局推荐的,对你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不仅关乎你们的小升初,还对教学班级评优有大大作用。”
“你看王兆聪同学,他爸爸不仅给他订了,还额外给他买了最新的文曲星电子词典呢!”
李老师说着,赞许地看了一眼第一排那个穿着崭新耐克运动鞋的小胖子。
王兆聪得意地挺了挺小胸膛。
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稍稍的攀比之心,嫌贫爱富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也有了苗头。
周围的同学投来或羡慕或嫉妒的目光,这些目光像细小的针,扎在云海的皮肤上。
他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他清晰地记得,前世的母亲,就是为了这128块钱,去打零工的餐馆预支了半个月工资,为此受尽了老板的白眼和刁难。
而那套书,他最终也只翻过寥寥几页。
这是他埋藏在心底,从未与人说起过的,关于“遗憾”的最初定义。
“坐下吧,”李老师挥了挥手,像驱赶一只苍蝇,“今天放学前,必须交上来。”
云海默默坐下,身体里那个三十岁的灵魂,在无声地咆哮,而脸上,却只能是一个十二岁孩子的倔强与沉默。
他将那张回执单从课本下抽出,揉成一团,死死攥在手心。
王兆聪的爸爸是开工厂的,每年都给学校赞助,给老师私下送红包。
“坐下吧,今天放学前一定要交上来。”
李老师挥了挥手,不再看他,仿佛他只是一粒无足轻重的灰尘。
放学铃响,王兆聪路过他身边时,用胳膊肘“不经意”地将他桌上的铅笔盒扫到地上。
“哟,不好意思哦。”小胖子毫无诚意地道歉,脸上挂着戏谑的笑。
云海没有理他,甚至没有抬头。他弯下腰,将滚落的铅笔一根一根捡起。
和一个孩子置气,是成年人最无聊的行为。他要面对的,是比这种幼稚挑衅残酷一万倍的现实。
回到那间不足三十平米的出租屋,母亲周慧还没下班。
桌上放着她早上留下的半个馒头和一碗咸菜。
云海没有动。他坐在吱呀作响的小板凳上,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
一个成年人的灵魂,是他唯一的金手指。但这个金手指,必须被绝对地隐藏起来。
2006年,有什么机会?
股票?需要身份证和本金。
他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连身份证都没有。
房地产?天方夜谭。
互联网?
他倒是知道未来哪些公司会成为巨头,可他现在连台电脑都没有。
必须是投入小、见效快、且一个孩子也能操作的事情。
他的目光,无意中落在了墙上那张泛黄的旧日历上。
2006年,6月。
一个数字,如同闪电般劈开他混乱的记忆。
体彩,双色球。五百万巨奖。
他屏住呼吸,在布满灰尘的桌子上,用手指颤抖地写下了一串数字。
他清晰地记得,就在这个月,他们市开出了一个震惊全省的五百万大奖。
更具戏剧性的是,中奖者迟迟没有兑奖,引发了报纸长达半个月的追踪报道,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就是它了。
这是唯一能在瞬息之间,将他和他母亲从泥潭里拽出来的救命稻草。
但是,怎么买?
晚上九点,周慧拖着疲惫的身体回了家。
她看到儿子乖乖地坐在桌前写作业,心里一阵欣慰又一阵心酸。
“小海,饿了吧?妈给你热饭。”
“妈,我不饿。”云海放下笔,没提回执单的事,反而神秘兮兮地凑了过去。
“妈,我们学校好多同学都在说买彩票的事,有个同学的爸就是买彩票中的钱,直接全家搬走了!”他用一种孩子气的、夸张的语气说道,这是他编造的第一个谎言。
周慧一愣,随即皱起了眉:“别听他们瞎说!那是骗人的东西。”
“才不是!”云海梗着脖子,像个执拗的小牛,“我们班主任都说,人要有梦想!万一中了呢?中了我们就能换大房子了!”
接下来的两天,云海像是着了魔。
他不再沉默寡言,而是每天都缠着周慧,反反复复地念叨着“彩票”和“大奖”。
他甚至用铅笔在废纸上画满了各种数字组合,嘴里念念有词。
周慧从最初的呵斥,到不耐烦,再到深深的忧虑。
她觉得儿子是被贫穷逼得不正常了。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本该无忧无虑,现在却满脑子想着靠虚无缥缈的运气改变命运。这让她心如刀绞。
周三晚上,李老师打了电话来家里,为回执单的事下了最后通牒。
挂掉电话后,周慧看着低头不语的儿子,终于忍不住,声音带着哭腔:
“小海,你别这样逼妈妈好不好?我们脚踏实地,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比什么都强……”
云海眼眶一红,却没哭。
他知道,时机到了。
他从自己的存钱罐里——一个破旧的铁皮饼干盒——倒出了所有积蓄。一堆毛票,几个钢镚,凑在一起,刚好两块钱。
他把钱和一张写着那串天赐号码的纸条塞到周慧手里,用一种近乎哀求的、沙哑的嗓音说:
“妈,就一次,好不好?你就让我死心吧。买了这次,如果不中,我以后就再也不提了,我一定好好学习。”
这不像一个请求,更像一个绝望的赌注。
赌输了,他就认命。
周慧把纸条拍在桌上,脸色沉了下来,“钱是能靠做梦来的吗?是要靠自己一双手辛辛苦苦去挣的!以后不许再说这种话!”
看到母亲真的生气了,云海眼眶一红,却没哭,只是倔强地看着她。
周慧看着儿子那双清澈又执拗的眼睛,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
她的火气瞬间消了一半,叹了口气,摸了摸云海的头:“小海,妈不是怪你。是这个世界,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咱们不指望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比什么都强。”
“做人呢,要脚踏实地,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
云海没再说话,只是低下了头。
云海能做的只能是,去上学前时,把那张两块钱和写着号码的纸条,偷偷塞进了母亲洗得发白的旧外套口袋里。
接下来,就是等待命运的审判。
李老师又催了一次回执单,云海充耳不闻,这些都无法进入他的心里。
晚上,开奖的时间是九点半。
云海坐在电视机前,死死盯着屏幕下方滚动的字幕。
周慧在厨房洗碗,水声哗哗作响,她完全没把昨天儿子的“梦话”放在心上。
“下面播报今晚双色球的开奖结果。”电视里传来主持人毫无感情的声音。
云海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红色球号码是:02、11、13……”
每念出一个数字,云海的呼吸就急促一分。他放在膝盖上的小手,已经攥得指节发白。
“19、25、31……”
全中!
红色球全中!
云海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在往头上涌。
“蓝色球号码是:07。”
成了!
就是这个!
五百万!
他“霍”地从板凳上站起来,冲到厨房门口,声音因为激动而发颤:
“妈!妈!中了!我们中了!”
周慧回过头,看到儿子满脸通红,一脸莫名其妙:
“中什么了?大呼小叫的。”
“彩票!我让你买的那个彩票!中了!一等奖!”
周慧擦了擦手上的泡沫,失笑道:
“你这孩子,怎么还没忘了这事?妈没买,那种不靠谱的东西,浪费那两块钱干嘛。”
一盆冷水,从头顶浇下。
云海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得一干二净,他呆呆地站在原地,感觉天旋地转。
没买?
他两世为人,如今解决现在困境的唯一绝佳机会,竟然因为两块钱……就这么没了?
巨大的失望和无力感席卷而来,他踉跄着后退了两步,眼泪也不知为何不由自主地掉了下来。
看着儿子突然流泪,周慧吓了一跳,来不及擦手,赶紧蹲下身抱住他:“小海,怎么了这是?不就是个彩票吗?怎么哭成这样?不哭不哭,是妈不对,妈不该凶你……”
她以为儿子只是因为她没听话而委屈。
可就在她手忙脚乱地安慰云海时,她的手无意中伸进了外套口袋,想找张纸巾,却摸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
一个硬硬的、方方正正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