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太子退婚娶孤女后,悔疯了主角是崔瑶音元安,主要讲述了:元祈是姑母为我选定的新夫婿。姑母与淑妃情同姐妹,若非元祈性子犟,非要去边关,姑母还不一定会抚养元安呢。这些年姑母一直在写信劝他,早日归来,即便无心储位,也要成家立业,承欢父母膝下,都被他当成了耳边风。…
《太子退婚娶孤女后,悔疯了》免费试读第6章 6
元祈是姑母为我选定的新夫婿。
姑母与淑妃情同姐妹,若非元祈性子犟,非要去边关,姑母还不一定会抚养元安呢。
这些年姑母一直在写信劝他,早日归来,即便无心储位,也要成家立业,承欢父母膝下,都被他当成了耳边风。
这次不知怎的,竟听进去了,马不停蹄地赶了回来。
皇后在宫中,听闻了今日的见闻,嘴角带了一丝冷漠的笑意。
“一个婢生子,因为本宫抚养一场,便把自己当了回事。”
“皇上已经对太子失望至极,与其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倒不如我先弃了他,好歹日后还能留他一条命。”
皇后膝下无子无女,却依旧多年盛宠不衰,除了家世,美貌心机缺一不可。
即便前朝总把后宫不可干政挂在皇帝耳边,可他还是信任她,比起臣子,当今皇帝可是更依赖自己的发妻呢。
我与元祈的婚事定了下来,很快钦天监选定了吉日。
朝中大臣都是人精,各家夫人也络绎不绝来往宫中,想在后宫探听一点隐秘消息。
有些时候,默认便是最大的肯定,开始有人慢慢向三皇子亲近起来。
上书参太子的朝臣也越来越多,譬如去考察灾情,本是国之重事,他却带着沈云锦,坐船坐车,游山玩水地慢慢而行,甚至在中途还陪着沈云锦去烧了一次香,只因听说那山中寺庙求姻缘最灵。
俩人牵着手在菩萨面前各种祈求,但求菩萨保佑他们天长地久。
等他们浓情蜜意到达灾地,饿死的百姓已超出想象,而本该赈灾的粮食,却因为他在路上耽搁,遭遇了大雨,全都发霉了。
粮食远远地不够,灾民们看着朝廷派来的东西只有这么一些,顿时骚乱了起来。
赈灾的人可是太子,未来的皇帝,居然不顾百姓的死活,带着未来的妃子游山玩水。
他的这般举动激起了民愤,灾民还在生死挣扎,太子却依旧游山玩水,画舫歌舞日日不断。
官员怒不敢言,但是,士子们却不怕,联名写了状子,上面血淋淋的按着万人指印,怒斥太子无所作为,贪图享乐不顾百姓死活,如何能担储君责,如何服天下民心?
在太子还在游山玩水时,崔家和皇后已收到了消息。
我拿出了所有的私房,并在京中贵女圈发起募捐,元祈带着我们购买的无数粮食,赶往了江南。
在灾民暴乱之前,元祈带着粮食赶到了江南,平息了这场骚乱,彼时元安受了皇帝训斥,尚在焦头烂额。
元安一脸理所应当地看着元祈:“孤这次记你一功,你救了孤一命,日后必给你封赏。”
他被哄惯了,仿佛真成了个傻子,还嘱咐江南官员,不许将这些事透露出去,却不知自己早已失了人心。
等到他回京复命时,他将功劳全都揽在了自己身上:“父皇,儿臣赈灾归来,灾民已得到安抚,粮食也已经运到,赈灾的银两也已发放下去,灾民都感恩父皇,称父皇是仁君圣主。”
“临走时,灾民跪在路边感激涕零,甚至写了万民书,称赞天子之德,恩沐四方。”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沓纸来,上面有人写着对地朝廷的感激之情,还有对太子的名种称赞,文章的末尾按着密密麻麻的红手印。
皇上看着这篇文章,气得直发抖。
“太子,你不如向朕解释,为何朕收到的万民书和你的有所不同!”
说完,把桌面的折子里朝着元安掷了下来,正砸在他脑袋上。
小说《太子退婚娶孤女后,悔疯了》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