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新书写段子续命?皇帝们集体破防推荐大家阅读,主角是宁安朱元璋,主要讲述了:同一时刻。光幕闪动,西特乐自身的事迹也被评论曝光。【冷知识:在他的那个时代,他在国民之中的支持率一直居高不下,哪怕是到了战争的末日,国家败亡已成定局,也是如此。】【如今他在大宋所做的,不过是延续之前的…
同一时刻。
光幕闪动,西特乐自身的事迹也被评论曝光。
【冷知识:在他的那个时代,他在国民之中的支持率一直居高不下,哪怕是到了战争的末日,国家败亡已成定局,也是如此。】
【如今他在大宋所做的,不过是延续之前的做法,只不过少了一些西式暴力美学,多了一些中式的柔和。】
【在自己的国家与无数国家开战的时候,他能保证自己的国民吃饱穿暖,日子越过越好;
国民在银行的存款,相比于战前,那是大幅度提升!
国家得到了国土和各种资源,老百姓得到了面板和存款,这天底下,怕没有比这更疯狂的了吧!】
【是啊,虽然打仗是有代价的,但这个代价找到人接盘可太容易了,南宋和西特乐,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国民们!抬起你们的头颅,我们的目标是征服世界,怎么能够在此停滞不前!】
【归根结底来说,还是赵构太菜了,拉条狗来都比他强,害。】
……
各个平行时空。
古人们看到谢谢评价,可以说再次刷新了认知。
只要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家,都知道打仗是有多烧钱。
每一场战斗都是对国家资源和底蕴强烈的消耗。
但凡家底不够厚的,被战争拖得时间一长,不用外敌多做,各路起义军就足够吹响国家灭亡的奏章了。
就像东吴,为了一举实现一统天下的理想,掏空家底,也才勉强整出来四千多骑兵。
可就算如此,东吴照样守不住东南一隅之地,最终国破。
可以说,基本没有百姓会喜欢战争,战争就意味着会死人,没有人会希望自己的亲人战死沙场。
可如今的西特乐,打仗居然没有影响国民支持率,甚至越打越让老百姓的生活越好?
这放在华夏史书上,简直是天下第一怪事。
大汉。
刘彻抬头看着天上光幕,年迈昏黄的眼珠之中,终于是流露出了一丝别样的感情。
“穷兵黩武?有点意思。”
“有人说,朕掏空文景之治的家底,甚至挖了大汉的根基,就为了整出一支十万铁骑,百姓因此苦不堪言,民不聊生……呵呵。”
“先不说别的,历史他们大概是七窍通了六窍,朕的曾祖父刘邦被匈奴围困的时候,就剩个裤衩了,大汉以孝治天下,朕焉能不报?”
“朕的皇爷爷和先皇为了安定匈奴,又是送公主,又是送钱财的,甚至到了朕,都不得送出公主,来安定匈奴,可就算这样,匈奴还要扰我边疆,杀我子民!”
“朕打开国库,发现了一国库的钱,朕为何不用!这钱不用来打匈奴,难道用来给匈奴赔款?”
“愚不可及,愚不可及!”
朝堂之上,只有刘彻的冷哼声回荡,所有人都安静地垂着头。
不可否认,曾经的汉武帝刘彻是经天纬地的千古一帝般存在。
可如今的他,却如同一个不可名状般的存在,盘踞在朝堂之上,冷冷地注视着每一个人。
太子刘据,说杀就杀;奉命擒拿太子的人,也是说杀就杀!
没有人敢在朝堂上说话了。
谁也不知道,上一秒还颁布法令的刘彻,下一秒就会撕毁。
刘彻看着所有大臣都沉默不语,顿感无趣。
将手中酒水一饮而尽,这才踉踉跄跄起身,在太监的搀扶之下,朝着后宫走去。
“退~朝~”
……
同一时刻。
大隋。
当杨坚看到光幕之中,后世之人对于西特乐的评价后。
他整个人都是不由得连连称奇,甚至有些惊讶。
“这个西特乐,的确有些不同常人。”
“打仗本来就是劳民伤财的一件事,他居然越打越富?”
“甚至就连百姓也越来越支持他,这简直是一件坏事。”
杨坚在没弑兄逼父退位时,已然是从军多年,深知这其中道理。
他自然明白,打仗对于朝堂百官不过是几个文字,对于黎民百姓却是难以承受之重。
古往今来,一个国家纵然国力再强,频繁陷入战乱,那最终也只有一个结果。
国力消耗殆尽的那一日,就是这个国家灭亡之时!
所以说,只要是正常的中原君王,都不会轻易开启战事。
纵然是有九成能赢的把握,也得把抚慰民心的工作不好。
否则弄不好就是前线战争还没赢得胜利,后方起义军满地跑了。
但在这个西特乐这里,这种规律好像居然消失了?
这仗越打,他的士兵的士气越高,国家越富有,甚至百姓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这种反常的现象,反而是让杨坚产生了一种茫然的心理。
这何止是茫然,说一句神仙再世也不过如此!
甚至在那一刹那,杨坚都恨不得将转头吩咐甲士,将西特乐这人给他抓住来,他要重用!
“诸位,你们谁能明白,这西特乐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听到杨坚的话,几乎所有大臣都是齐刷刷地摇头。
他们的思维和想法,与杨坚相比别无二出。
纵然是让他们绞尽脑汁,也难以想明白现代战争的逻辑。
不过,有攀附之辈眼珠子一转,谄媚道:
“会不会是这西特乐所攻打的国家,发现了银矿?”
“要是发现银矿,就是数不完的钱财,百姓生活自然是富裕的。”
杨坚瞥了他一眼,将他记在了不可重用的名单之中,冷笑道:
“若是发现了银矿,他的军队何必继续攻打其他国家,军队的军心怕是也难以为继,直接原地享受就好,愚蠢!”
片刻之后,一年迈老臣有些不确定道:
“陛下,或许是这个西特乐御下有方,所得钱财分配公正,也似乎可以勉强做到这步。”
在这个时代,所有人都对经济学没有任何了解,只能是凭借着自己的经验所摸索。
而这个老臣的说法,也是所有人能理解的上限了。
或许这个西特乐在治国理政方面是千古难寻之人,这才使得国家富强,民心可用。
不过,这个解释杨坚并不同意,他摇摇头,道:
“诸位爱卿,你们的想法很好,可这种想法宛如空中楼阁,站不住脚跟。”
“你们常说治国如烹小鲜,可总是忽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总不能西特乐是神,他手所指的每一处,都能发现金矿银矿吧?”
“若是不能,如何能一直保持军心稳固,百姓的支持越来越高?”
“很显然,这其中缘由,并非是所谓的金矿银矿,而是另有原因。”
看着又陷入沉默的众臣,杨坚不由得叹了口气,看着天空中的西特乐,嘴角抿了抿,渴望道:
“朕有预感,若是将此人赐给我大隋,我大隋纵然不可千秋万代,也必然能立下万世不有之基业!”
小说《写段子续命?皇帝们集体破防》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