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阅读青春甜宠小说,那么一定不能错过她心映万象。这本小说由知名作家陶尔瓦创作,以苏婉林默为主角,讲述了一段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小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让读者们沉浸其中,难以自拔。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14章,263415字,快来一探究竟吧!主要讲述了:高三的节奏,快得像高速旋转的陀螺,容不得半点喘息。模拟考,就是这旋转中一次次骤然加重的鞭挞。教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如同密集的雨点敲打着紧张的神经。苏婉坐在靠窗的位置,窗外…
《她心映万象》精彩章节试读
高三的节奏,快得像高速旋转的陀螺,容不得半点喘息。模拟考,就是这旋转中一次次骤然加重的鞭挞。
教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如同密集的雨点敲打着紧张的神经。苏婉坐在靠窗的位置,窗外的天空是沉闷的铅灰色,映衬着室内惨白的日光灯。她面前的试卷上,印着醒目的“青藤一中高三年级第三次全市联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
物理最后一道电磁感应综合题像一道坚固的壁垒。苏婉的笔尖悬停在草稿纸上,思路仿佛陷入了泥沼。各种公式在脑海中盘旋、碰撞,却找不到那个关键的连接点。她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略微加快的心跳声,以及旁边同学因焦躁而不断挪动椅子发出的轻微吱呀声。一股熟悉的、带着铁锈味的焦虑感从胃部升起,慢慢向上蔓延,试图攫住她的喉咙。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将目光从复杂的电路图上移开,看向窗外。
灰蒙蒙的天空下,教学楼旁那棵高大的梧桐树,叶子已经落了大半,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倔强地指向天空。她想起昨天晚饭时,妹妹苏雅叽叽喳喳地讲着学校里新来的转学生闹的笑话,手舞足蹈,把饭粒都喷到了桌子上,被母亲嗔怪地拍了一下脑袋。父亲则一边慢悠悠地剔着鱼刺,一边点评着新闻里某个经济政策……那些鲜活的、带着烟火气的画面,像一股暖流,瞬间冲淡了心头的滞涩。
‘冷静,苏婉。就像爸说的,难题都是纸老虎。’ 她在心里默念,这是父亲常用来鼓励她的话。她闭上眼睛,将纷乱的思绪清空,再次聚焦到题目本身。能量守恒…动量变化…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突然,一个之前忽略的隐含条件跃入眼帘——那根可滑动的导体棒初始位置并不在对称轴上!灵光乍现,堵塞的思路豁然贯通。她立刻低下头,笔尖在草稿纸上飞快地舞动起来,沙沙声变得流畅而有力。焦虑的阴霾被专注的光芒驱散,只剩下解题的纯粹逻辑在脑海中清晰地铺展。
考试结束的铃声尖锐地响起,像是给紧绷的神经剪断了一刀。教室里瞬间爆发出各种声音:哀嚎、叹气、对答案的争执、如释重负的吐气声。苏婉平静地整理好文具和试卷,交了上去。走出考场时,她听到身后两个男生的议论:
“完了完了,最后大题我完全没思路!”
“苏婉好像写满了…学神就是学神,你看她考完一点表情都没有。”
“那是人家心态稳,哪像我们,考一次掉一层皮。”苏婉没有回头,径直走向洗手间。冰凉的水扑在脸上,带走了一丝疲惫。镜中的少女,脸色有些苍白,眼下带着淡淡的青影,但眼神依旧清澈平静。她知道自己的分数不会差,但每一次考试,依然像一场消耗战,榨取着精力。
放学回家的路,仿佛比平时漫长。书包沉甸甸的,里面装着的不仅是书本,还有无形的压力。推开家门,一股温暖的食物香气和熟悉的喧闹立刻包裹了她,像一双温柔的手卸下了她肩上的重担。
“姐!你回来啦!”苏雅像颗小炮弹一样从客厅冲出来,手里挥舞着一张画,“快看!美术课我画的!老师说我色彩感觉超棒!”画纸上是一只色彩斑斓、造型夸张的鹦鹉,充满了童趣的想象力。
“嗯,很好看,特别是尾巴的颜色。”苏婉放下书包,认真地看了看,给出真诚的赞美。妹妹脸上立刻绽放出得意的笑容。
“婉婉回来啦?考得怎么样?”母亲李慧兰系着围裙从厨房探出头,脸上带着关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她最近在为即将到来的市级优秀教师评选做准备,自己压力也不小,但此刻,她的注意力全在女儿身上。
“还行,妈。综合有点难,不过都做完了。”苏婉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些,不想让父母担心。
“那就好,尽力了就行。”父亲苏国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新闻,闻言转过头,笑容宽厚,“快去洗手,准备吃饭。你妈今天做了你爱吃的糖醋排骨。”晚餐桌是苏婉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糖醋排骨色泽诱人,酸甜可口;清炒时蔬碧绿鲜嫩;冬瓜排骨汤冒着氤氲的热气。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暂时抛开了外面的纷扰。
“妈,你们那个评选,材料都准备好了吗?”苏婉夹了一块排骨给母亲。
“差不多了,就是那个公开课录像,总觉得讲得还不够生动。”李慧兰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五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太难集中了。”
“我们李老师讲课可是出了名的生动有趣,别给自己太大压力。”苏国强给妻子盛了碗汤,安慰道,“你那个‘情景教学法’,连校长都夸呢。”
“就是就是!妈最棒了!”苏雅嘴里塞着饭,含糊不清地附和。
“爸,你们局里那个档案电子化的项目,进度顺利吗?”苏婉又转向父亲。
“老样子,按部就班呗。”苏国强笑了笑,笑容里带着一丝满足也有一丝无奈,“我这把年纪,不求什么大发展了,稳稳当当做好本职工作,看着你们姐妹俩好好长大,就是最大的成就。”他夹了一块最大的排骨放到苏婉碗里,“倒是你,婉婉,别太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灯光下,父亲眼角的皱纹似乎更深了些,母亲鬓角也有了几根明显的银丝。苏婉心头微酸,又涌起一股暖流。她明白父亲话语里的期望与无条件的支持,也感受到母亲在自身压力下依然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妹妹苏雅无忧无虑的笑声,更是这个家最宝贵的活力源泉。这个小小的、普通的家,是她对抗外界所有压力的唯一港湾,是她汲取力量的源泉。在这里,她不是“学神”,不是高三的考生,只是苏婉,是父母的女儿,是妹妹的姐姐。
饭后,苏婉主动收拾碗筷。厨房里,水流哗哗作响。母亲李慧兰擦着灶台,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声问:“婉婉,妈看你最近精神不太好,是不是太累了?要不…那个周末的数学竞赛冲刺班,我们就不去了?”她知道那个冲刺班费用不菲,效果据说很好,但更心疼女儿。
苏婉洗碗的动作顿了一下,水流冲在碗壁上溅起细小的水花。“妈,我没事。冲刺班挺好的,老师讲的方法很实用。”她抬起头,对母亲露出一个让她安心的笑容,“我能应付得来。倒是您,别熬夜准备材料了,黑眼圈都出来了。”
李慧兰看着女儿沉静却坚定的眼神,知道她有自己的主意,也不再坚持,只是心疼地摸了摸她的头发:“那你自己注意,别硬撑。有什么不舒服一定要说。”回到自己的小房间,关上门。书桌上台灯散发出柔和的光晕,照亮了摊开的习题集。窗外的城市灯火阑珊,远处霓虹闪烁。苏婉坐在书桌前,并没有立刻开始学习。她拿出日记本,这是她为数不多的情绪出口。
“10月24日,晴转阴。
第三次模考结束了。理综最后那道题,差点卡住,幸好想到了。爸说得对,冷静下来总能找到路。
家里的气氛真好。小雅的笑声能赶走所有阴霾。妈妈在为评选发愁,爸爸还是那么豁达。看着他们,就觉得再累也值得。我要更努力才行,不能让他们失望。
有时候会想,高考这道坎后面,会是什么?现在的生活虽然累,但目标清晰,有家可回,有灯可等……或许,这就是最大的幸福吧。
明天,继续战斗。”
合上日记本,她深吸一口气,翻开了数学练习册。窗外的夜色温柔地包裹着这座不眠的城市,也包裹着这间亮着暖灯的小屋。港湾的温暖,足以熨平试卷带来的褶皱,为明天的征程蓄满力量。
小说《她心映万象》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