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水来土掩推荐大家阅读,本小说主角是关羽马良,主要讲述了:西县城中,眼下仅有两千士卒,城中还有运往上邽的三个月粮草。因凉州四郡地广人稀,粮食产量不多,而陇右三郡刚被季汉实控了七个月,所出粮草暂时无法完全维持驻守在陇右及街亭的四万大军所需。是以,在收到关羽的请…
西县城中,眼下仅有两千士卒,城中还有运往上邽的三个月粮草。
因凉州四郡地广人稀,粮食产量不多,而陇右三郡刚被季汉实控了七个月,所出粮草暂时无法完全维持驻守在陇右及街亭的四万大军所需。
是以,在收到关羽的请调后,诸葛亮当即上表一封,差人送往襄阳给刘备,而后率三万人马及临时凑出来的粮草,匆匆北上。
行至汉中,诸葛亮留下两万兵马交给国舅吴懿,加上汉中原有的一万驻军,共计三万兵马,助汉中太守魏延加固汉中周边防御。
随后,诸葛亮率一万兵马押运着粮草赶赴陇右,经陈仓道三岔口转西县,走陇右祁山大道,往街亭支援关羽(详情参见上一章末彩蛋章地图)。
因粮草辎重部队行进缓慢,诸葛亮遂命马岱、马忠二人率八千人为先头部队,先一步赶往上邽,呼应街亭。
诸葛亮则带着杨仪,张嶷、刘琰,邓芝诸将,领兵两千在后押运粮草。
紧赶慢赶,于今日刚到西县。
刚一进西县小城,诸葛亮就顿感不妙,因为西县城中此时仅有县兵百余人。
如此紧要的位置,大将军关羽竟然没有派军驻守?
倘若魏军趁虚来攻,陇右岂不危矣!
诸葛亮只是稍一疑虑,便很快释然。
西县深居大后方紧要之地,却没有安排兵力驻守,只能说明一点,关羽手中的兵力不够。
光是应对十五万大军压境,已经用上陇右及凉州所有军事力量,无兵派往这西县小城。
诸葛亮暗暗感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十年不见,不曾想关羽已由一名当世名将成长为一名当世名帅,仅率一千人马西进凉州,就能如此快速地在陇右打开局面,实控陇西及凉州七郡,比当年刘表单骑入荆州的操作还要令人惊叹。
只是这微操还有瑕疵,需要提升。
感慨罢,诸葛亮随即想到了位于陈仓道三岔口位置的徽县,那里地势平坦开阔,正适合建立一座军事堡垒,总挡汉中通往陇右的要道,并与位于陈仓道北面出口的陈仓城遥遥相望,成为季汉在北方的关键门户。
正想着,斥候飞奔来报:“司马懿亲率十万大军杀奔西县而来,前军距此已不足二十里。”
闻听此讯,众人皆大惊。
西县县令更是当即吓了一激灵,手中粮薄失手落地。
诸葛亮也是暗暗吃惊,当即意识到当前最重要的是先稳定军心,哪怕是装,也要装出胸有成竹,否则不等敌军杀到,自己这边就先自乱阵脚了。
于是脸上却不动声色,瞥了一眼西县令,淡然道:“将粮薄捡起。”
“是。”西县令见诸葛亮稳如泰山,心下惊慌去了大半。
诸葛亮率众人登城瞭望,只见东北方向狼烟滚滚,马蹄声密骤如雷鸣,远远望去不知有多少魏军骑兵。
好在这部分魏军来得急,没带攻城器械。
诸葛亮往四下一望,见周边附近山坡上一片光棱棱的,没有树木,心下顿生一计:
故作疑兵以退敌军,而后再做计议。
打定主意,诸葛亮吩咐道:“速将城上其余旌旗隐蔽,只留我之大纛。守城诸军士如有高声说话,擅自出入者,立斩!”
“魏军来时,不可轻动。”
杨仪等人连忙将军令传递下去,令军士一一照做。
下得城来,诸葛亮仍觉有些不妥,快速挥舞了几下鹅毛扇,打量起房间里的布置,一辆四轮车,一些竹简,一架古琴。
一瞬间,诸葛亮心中闪过好几个策略:
一,什么都不做,紧闭城门,装成鸵鸟,赌司马懿十万大军只是路过(这一条不靠谱,否决);
二,魏军来时,大开城门,乘坐四轮车在城内来回晃悠,以疑司马懿(这一条不稳,很容易引起魏兵贪念,冲进城来抢夺自己的四轮车,造成财产损失,毕竟这辆四轮车做工精细价值不菲。否决);
三,端坐于城楼之上,手捧竹简看书,故作镇定,以疑司马懿(这一条有羞辱司马懿的嫌疑,很可能会激怒他不顾一切攻城,否决);
四,大开城门,端坐于城楼之上,为司马懿清弹一曲(十面埋伏),以琴会客,感化司马懿,令其自退(这一条不错,待定)。
五,使出(太平清翎术)上所载呼风唤雨,驱雷策电之术,将来犯十万魏军当场轰成齑粉(这个法术自己学了三十年还没入门,否决)。
那就只有用第四条策略了。
诸葛亮遂命人大开城门,令兵士扮成清洁工在城内扫地,又命人在城上焚香摆案,而后站立于城楼之上,淡定挥舞着鹅毛扇,默默注视着魏军前部冲至城下,一一排开阵势。
“父亲,快看,诸葛亮!”
司马师年轻眼尖,一眼就瞧见伫立于城楼之上的诸葛亮。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的形象已是人尽皆知,羽扇纶巾,国士无双,谈笑间,天下三分。连曹操都赞不绝口。
再加上城上飘荡着“诸葛”二字的大纛。是以虽然司马师司马懿都没见过诸葛亮,仅仅是一眼,就认定城上淡定回望之人,定时诸葛亮。
普通人也不可能有面对十万敌军还能从容不迫的胆魄。
只见诸葛亮面对十万大军压城,淡然入座,自顾自弹起了琴。
清扬悦耳的琴声,霎时飘荡开来,闻之令人心旷神怡。
司马师什么都没听出来,当即提议道:“父亲,诸葛亮定是故作此态,我看不如杀进城去!”
“少将军说得对啊,大都督,杀进城去!”一旁的王双附和。
“不可妄动!”
司马懿直直注视着诸葛亮,试图从其脸上看出破绽,奈何两人相隔百步,诸葛亮并不与他对视,只顾专注弹琴。
司马懿当即微微闭上眼,一边聆听琴音,一边思索起诸葛亮生平。
两人虽从未谋面,但司马懿却对诸葛亮知之甚深。知道后者不是个弄险之人,生平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何况关羽也还在陇右主持大局,诸葛亮却突然出现在西城小县,此中必有蹊跷。
在弄清原委之前,司马懿宁肯错失活捉诸葛亮的机会,也不愿冒一丁丁点险。
而且根据前前后后的情报来看,关羽熟知兵法,正奇兼备,善于偷袭敌军薄弱之处,自然不会对自己的薄弱之处不做防备,诸葛亮出现在此地便是佐证。
要知道,陇右虽然只有区区四万蜀军,但川中可是还有十万蜀军的,汉中也还有两万蜀军。
仅仅是在西线的兵力对比上,蜀军也有十六七万兵马,并不处于劣势。
司马懿再考虑到自己是首次掌军,能不能赢不重要,但绝对不能输(此时张郃大败的消息还未传到这里),如果输了,陛下曹丕这辈子大概率就不会再用他了。
思及此,司马懿更加谨慎小心。
琴声悠扬,
城下十万魏军仿佛被定了身,一动不动,皆侧耳静听。
听了一会琴音,司马懿感慨:“这铮铮之音,如惊涛拍岸,风卷残云,指端似有雄兵百万!”
小说《水来土掩》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