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
小说推荐超给力

社区星火小说有没有完结版在线?

都市日常小说《社区星火》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小说以主人公李云枫张翔陈天行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火枫云殇作者大大更新很给力,目前连载,《社区星火》小说最新章节第15章,247831字,喜欢看都市日常小说的宝宝们快来。主要讲述了:青岚记忆墙的落成仪式,选在一个微风和煦的周六上午。没有冗长的领导讲话,没有喧闹的锣鼓。社区中心临街的那面墙,此刻已彻底焕然一新。孙老师和大学生志愿者们绘制的社区历史画卷徐徐展开:褪色的老教堂尖顶温柔地…

社区星火小说有没有完结版在线?

《社区星火》精彩章节试读

青岚记忆墙的落成仪式,选在一个微风和煦的周六上午。没有冗长的领导讲话,没有喧闹的锣鼓。社区中心临街的那面墙,此刻已彻底焕然一新。孙老师和大学生志愿者们绘制的社区历史画卷徐徐展开:褪色的老教堂尖顶温柔地指向蓝天,纺织厂烟囱的轮廓在暖色调的背景中化作历史的剪影,平安里曲折的巷弄被抽象成充满韵律的线条,虬枝盘结的老槐树则被置于画卷中央,枝头仿佛还散发着无形的桂花香。错落有致镶嵌其间的,是经过精心修复和排版的老照片——纺织女工们青春洋溢的笑脸、滚铁环孩童模糊而雀跃的身影、苏晚晴外公外婆在老教堂前定格的那份温雅从容。

墙根处,几个磨砂不锈钢的触摸屏终端和布满二维码的亚克力板已经安装调试完毕。张子翔设计的数据库静静地运行在云端,等待着被唤醒。

活动室门口临时支起了几张长桌,铺着素雅的桌布。李云枫带着志愿者们,将征集过程中居民们热情提供的、与老照片和故事相关的“记忆点心”摆了出来:有赵奶奶按老配方烤的桃酥,散发着怀旧的甜香;有李大爷家传的桂花蜜,清甜的气息仿佛能让人瞬间穿越到金秋的巷口;林默的“隅角”咖啡馆则贡献了特制的“时光拿铁”,奶泡上精心撒着代表老槐树的抹茶粉图案。没有昂贵的礼品,只有带着情感温度的分享。

仪式简单而温馨。李云枫作为主持人,没有站在高处,而是和居民们一起站在记忆墙前。他简短地回顾了项目的初衷和过程,感谢了每一位贡献者、志愿者和赞助方。他的话语朴实真诚,没有空话套话,只强调一点:“这面墙,不是社区的政绩工程,是咱们青岚人自己的故事书。它的作者是你们,读者也是你们。墙上的每一笔色彩,每一张照片,每一个二维码背后的声音,都是咱们共同的根。”

他拿起平板电脑,走到一个触摸屏前,手指轻点。“来,咱们一起‘翻开’第一页。” 屏幕上出现了“平安里故事”的选项。他选择了一段音频,点击播放。

李大爷那带着浓郁乡音、中气十足的声音立刻通过墙角的隐藏式音响流淌出来:“平安里啊,早先可不叫这名儿!老辈人都叫它‘猫儿巷’,为啥?早年间野猫多呗!后来为啥改了?嘿,这得说到民国三十六年那场大火……” 随着李大爷绘声绘色的讲述,触摸屏上同步展示出几张老地图的扫描件和火灾后重建的老照片。围观的居民们,尤其是平安里的老住户们,听得入了神,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或感叹。有老人指着照片上的某个角落,激动地对身边人说:“看!这就是我小时候住的院子!门口有棵石榴树!”

仪式变成了一个大型的社区怀旧派对。人们吃着桃酥,喝着桂花茶或“时光拿铁”,在记忆墙前流连,扫着二维码,听着自己或父辈、祖辈的故事在公共空间里回响。孩子们好奇地触摸着屏幕,翻看那些对他们而言如同“上古传说”的影像。苏晚晴也安静地站在人群外围,目光久久停留在外公外婆那张照片上,嘴角带着淡淡的、追忆的微笑。李云枫在人群中穿梭,解答着操作问题,分享着征集过程中的趣事,目光不经意间与苏晚晴交汇,彼此微微点头致意。这一刻,历史与现实,个体与集体,在这面墙前达成了奇妙的共融。社区认同感与文化凝聚力,如同墙面上那棵蓊郁的老槐树,在无声地生长、扎根。

就在记忆墙的暖意弥漫之际,一片不易察觉的阴云悄然笼罩了平安里深处的一户人家。

网格员小赵在进行日常巡查时,发现住在桂花巷17号的小斌(化名),一个原本成绩不错、性格内向的初三男生,状态极其反常。连续三天,小斌都没有去上学,家里窗帘紧闭。小赵上门询问,隔着门只听到小斌舅妈带着哭腔的敷衍:“孩子病了…重感冒…休息几天就好。” 但小赵敏锐地捕捉到门缝里飘出的、一丝若有若无的烟味,以及小斌舅妈那极力掩饰却依旧浓重的焦虑和疲惫。她立刻将情况报告给了李云枫。

李云枫心头一紧。小斌的情况他有些了解,父母离异,跟着舅妈生活,舅妈工作很忙。青春期本就是敏感期,加上家庭环境…他立刻联系了小斌的班主任王老师。王老师的反馈印证了他的担忧:小斌最近一个月成绩下滑严重,上课精神恍惚,不与同学交流,还发现他在厕所偷偷抽烟。一周前,小斌曾把手臂上几道新鲜的、疑似自残的划痕给同桌看过,说“活着没意思”。

“自残倾向!” 这四个字像冰锥一样刺进李云枫心里。这已远远超出了普通厌学或叛逆的范畴,是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红色警报!他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根据《精神卫生法》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工作的指导意见,社区作为基层神经末梢,在发现此类高风险情况时,必须第一时间介入,联动多方力量。

“王老师,情况紧急!请务必稳住小斌在学校的情况,不要再给他压力!我马上和社区民警、心理服务站的老师上门家访!” 李云枫语速飞快,一边抓起外套,一边拨通了社区民警老周和心理服务站咨询师林老师的电话。他强调了保密原则和介入的紧迫性。

十五分钟后,李云枫、身穿便服的老周(避免刺激孩子)以及背着简易心理评估工具包的林老师,敲响了小斌家的门。开门的是小斌舅妈,双眼红肿,看到他们,瞬间像找到了救命稻草,又带着巨大的羞愧和恐惧:“李干事…周警官…林老师…快…快救救我儿子…他…他把门反锁了…不肯出来…我怕他做傻事啊!” 她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身体摇摇欲坠。

李云枫立刻扶住她,语气沉稳有力:“大姐,别慌!我们就是来帮孩子的!他在哪个房间?”

“里…里面那间卧室…” 小斌舅妈指着紧闭的房门,泣不成声。

林老师经验丰富,上前一步,隔着门,用平稳、温和、不带任何评判的语气轻声呼唤:“小斌?我是社区心理服务站的林老师。我们听说你最近不太舒服,很担心你。能开开门,或者和老师说句话吗?我们不是来批评你的,只是想看看有什么能帮到你。你舅妈很着急,她也很爱你。” 她的话语像温暖的水流,试图浸润那紧闭的心门。

门内一片死寂。只有压抑的、若有似无的啜泣声隐约传来。

李云枫示意老周和小斌舅妈稍退后,自己靠近门边,声音放得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兄长般的关切:“小斌,我是社区的李云枫,李哥。我知道你现在可能觉得很难,很累,觉得没人理解你。这种感觉一定很糟糕。但李哥想告诉你,你并不孤单。门外的妈妈、林老师、周警官,还有我,我们都在这里,是因为在乎你,想陪你一起面对。开门,或者跟我们说句话,好吗?哪怕只是敲一下门板,让我们知道你在听。” 他没有说教,没有指责,只有共情和陪伴的邀请。

时间仿佛凝固了。每一秒都无比漫长。就在林老师准备再次开口时——

“咔哒。”

一声极其轻微的门锁转动声。

门,缓缓地开了一条缝。门缝里,露出一张苍白、憔悴、布满泪痕的少年的脸,眼神空洞而绝望,像失去了所有星光的黑夜。他的右手臂下意识地往后藏了藏,但袖口卷起处,几道新鲜而刺目的暗红色伤痕,还是清晰地映入了李云枫的眼中。

李云枫的心狠狠揪了一下,但他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只有更深沉的关切。他没有立刻推门进去,而是保持着安全距离,声音更加柔和:“小斌,谢谢你愿意开门。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我们进来陪陪你,可以吗?”

少年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只是默默地、极其缓慢地拉开了房门,身体僵硬地退后了一步。这无声的默许,如同溺水者伸出的、微弱的指尖。李云枫、林老师、老周互相看了一眼,小心翼翼地走进了这个弥漫着绝望和烟味的昏暗房间。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心理危机干预,在紧闭的房门打开一条缝的瞬间,艰难地拉开了序幕。

社区工作的节奏永远如同交响曲,不同的声部此起彼伏。记忆墙落成的暖流与小斌心理危机的寒流尚未平息,陈天行又被卷入了一个更为棘手、也更考验政策把握与人情练达的漩涡——社区矫正人员的安置帮教。

这天下午,街道司法所转来一份新下发的名单和档案。陈天行翻开第一页,目光落在姓名栏上:钱强。再往下看案由和刑期,他的眉头深深皱了起来。钱强,因故意伤害罪(致人轻伤)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刚刚进入社区矫正期。这本是常规工作,但档案里“家庭关系”一栏的备注,却像一根尖锐的刺:妻子已故,独子钱斌,15岁,现就读于青岚中学初三X班…

钱斌!正是李云枫和林老师正在全力介入的那个心理濒临崩溃的少年小斌!陈天行的心猛地一沉。父亲入狱,母亲离世(档案未提死因,但无疑是重大创伤),自己又深陷心理困境…这个叫钱强的男人,即将带着“社区矫正对象”的身份回到这个破碎的家,回到这个处于悬崖边缘的儿子身边。这哪里是简单的安置帮教?这简直是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稍有不慎,不仅矫正效果无法保证,更可能将已经脆弱不堪的小斌推向更深的深渊。矫正对象的再犯罪风险与被监护人(小斌)的心理安全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点。

他立刻拿着档案找到了李云枫。李云枫刚从钱斌家回来,脸上带着疲惫和深深的忧虑。看到档案上钱强和钱斌的名字,他倒吸一口凉气,一拳轻轻砸在桌上:“怎么会这么巧!小斌的情况刚有点起色,他父亲要回来了?还是个…” 他咽下了“矫正对象”几个字,但眼神里的沉重说明了一切。

“情况复杂,风险叠加。” 陈天行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异常凝重,“根据《社区矫正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们既要依法履行对钱强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职责,确保其顺利融入社会、不再犯罪;更要绝对优先保障其未成年子女小斌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这两者,在目前这个家庭背景下,存在严重的张力。”

“张力?” 李云枫眉头紧锁,“简直是钢丝绳!钱强刚出来,情绪、经济、社会关系都极不稳定。小斌对他父亲入狱的原因可能根本不清楚,或者有严重的误解和怨恨,现在自己又处在抑郁状态。父子相见,搞不好就是火星撞地球!万一钱强情绪失控,或者小斌受到刺激做出极端行为…后果不堪设想!”

“必须制定极其周密的预案,多部门协同。” 陈天行迅速理清思路,“第一,信息同步。我立刻向司法所报告这个特殊情况,申请将钱强列为重点矫正对象,并协调其矫正小组(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民警、社会工作者、家属代表)提前介入,必须包含熟悉小斌情况的心理专家。第二,未成年人保护优先。在钱强正式报到并与其子接触前,必须由林老师或更专业的儿童心理医生对小斌进行一次全面的心理评估,并制定个体化的保护方案。第三,父子接触必须严格遵循‘安全、可控、有支持’的原则。首次见面,必须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心理专家或信任的第三方(如你或小斌班主任)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地点最好选择中立的场所,如社区心理咨询室。第四,后续跟进。矫正小组要密切关注钱强的情绪变化和父子互动情况,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家庭关系修复辅导以及就业帮扶(稳定其经济来源是减少家庭矛盾的关键)。同时,对小斌的心理支持绝不能中断,甚至需要加强。”

他条分缕析,将复杂的法律义务(矫正监管)与伦理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拆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步骤。冰冷的法条,因小斌那绝望的眼神和钱强档案背后破碎的家庭,被赋予了沉重的血肉感。

“司法所那边我去沟通,强调风险的特殊性!” 李云枫立刻接话,“小斌的心理评估和保护方案,我马上联系林老师!至于钱强报到后的首次见面…” 他沉吟片刻,目光扫过窗外社区中心那间安静的心理咨询室,“就定在我们这里!环境熟悉,有专业支持。翔子,” 他看向刚走进办公室的张子翔,“你后台数据里,有没有辖区内适合钱强这种有案底人员的过渡性就业岗位信息?哪怕临时工也行,先让他有份收入,稳住基本生活!”

张子翔立刻坐到电脑前:“有!之前摸底的企业资源库里有几家对背景要求相对宽松的物流分拣、物业保洁岗位,我马上筛选匹配度高的!”

三人迅速分工,如同应对一场无形的风暴。记忆墙下流淌的温情,咖啡馆里飘散的醇香,与钱家父子即将面临的艰难破冰之旅,构成了青岚社区此刻复杂而真实的图景。微光与暗流交织,守护的职责从未如此沉重,也从未如此具体地指向一个个在命运漩涡中挣扎的个体。社区治理的深度与温度,正体现在这刀刃般精准的平衡之中。

小说《社区星火》试读结束!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