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刚打下倭国,大明帝王聊天群来了这书“黑马”写得真是超精彩超喜欢,讲述了朱高爔的故事,看了意犹未尽!《刚打下倭国,大明帝王聊天群来了》这本连载的两宋元明小说已经写了115216字。
刚打下倭国,大明帝王聊天群来了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12章
乾清宫内,落针可闻。
朱元璋一家三口,依旧沉浸在先前那番话所带来的巨大震撼之中,久久无法回神。
他们之所以如此震惊,不仅仅是因为朱棣那些成就本身太过辉煌,更是因为,这与他们记忆中的那个燕王朱棣,反差实在是太大了!
在洪武朝的大明,在他们这些家人的眼中,老四朱棣是个什么形象?
一个除了舞刀弄棒、惹是生非之外,几乎一无是处的混小子!
他不喜读书,成天跟在徐达屁股后面学兵法,性格又莽又直,活脱脱一个只会打仗的武夫。
朱元璋清楚地记得,当初为了给这个儿子定下与魏国公徐达之女的婚事,他跟马皇后耗费了多少口舌。
徐达起初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打心底里看不上这个未来女婿,觉得他除了有一身蛮力,根本配不上自家那个文武双全的闺女。
若不是他这个皇帝亲自出面,软磨硬泡,这门亲事,当初差点就黄了。
可就是这么一个在他们眼中“有勇无谋”的儿子,在未来,竟然能做出那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这种强烈的认知反差,让他们感到如梦似幻,一时间竟有些分不清,究竟是眼前的高爔在说梦话,还是他们记忆中的那个老四,根本就是个假象。
“这小子……还真是……深藏不露啊。”朱元璋喃喃自语,语气中,带着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欣慰与骄傲。
其实,他非常喜欢朱棣。喜欢他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狠劲,喜欢他那酷肖自己年轻时的桀骜不驯。
只不过,因为有太子朱标这个完美的继承人在,这份对其他儿子的喜爱,才被深深地掩盖了下去。
“何止是深藏不露!”
马皇后眼圈泛红,用袖子擦了擦眼角,脸上却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五征漠北,封狼居胥!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咱的四郎,有志气!有担当!不愧是我大明的亲王!”
朱标也是长叹一声,由衷地赞叹道:“四弟之功,彪炳千秋。”
“一部《永乐大典》,便足以让他名垂青史,泽被后世。更遑论七下西洋,开疆拓土。仅此胸襟与魄力,便远非寻常帝王可比。”
听着妻子和长子一句接一句地夸赞老四,朱元璋的心里,渐渐地,就有点不爽了。
怎么回事?
这风头,怎么全让那个兔崽子抢了?
他忍不住,又开始嘀咕起来,那酸溜溜的语气,隔着八丈远都能闻到。
“哼,那还不是因为他得位不正,心里发虚,才会想着拼命做事来证明自己么!”
“说到底,就跟当初的唐太宗李世民一样,心理上……有亏欠!”
这话一出,殿内的气氛顿时一变。
马皇后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
她猛地转过头,一双凤目死死地瞪着朱元璋,声音陡然拔高了八度。
“朱重八!你什么意思?!”
“什么叫得位不正?什么叫心里有亏欠?那是老娘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他有本事,他厉害,咱这个当娘的听着心里痛快!你在这阴阳怪气的给谁听呢?”
“难道,在你朱重八眼里,就非要看着老四,被那个叫朱允炆的小畜生活活逼死,从宗室里除了名,你才开心是不是?!”
马皇后是真急了,护犊子的本能,让她直接开启了战斗模式。
被妻子指着鼻子一阵好怼,尤其还是当着孙子辈的朱高爔的面,朱元璋只觉得一张老脸臊得通红,简直无地自容!
丢人!
太丢人了!
他梗着脖子,还想硬撑着嘴硬:“咱……咱不是那个意思!文治武功再厉害又如何?说到底,这小子,终究还是咱的种!”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他再牛,也是老子生的!
看着这位死要面子的皇爷爷,朱高爔心中有些好笑,但更多的,却是一股不平之气。
他可以不在乎朱元璋的评价,但他无法接受,这位大明的开创者,对自己父皇那份不加掩饰的、略带贬低的“不认可”。
于是,他决定,再投下一颗,足以让所有人哑口无言的重磅炸弹。
朱高爔站起身,对着朱元璋,不卑不亢地说道:
“皇爷爷,难道您和皇奶奶、大伯,就不好奇一件事吗?”
他的声音,成功地让正欲反驳的朱元璋和怒气冲冲的马皇后,都停了下来。
朱高爔环视三人,缓缓地,问出了那个最根本,也最致命的问题。
“五次亲征漠北,数十万大军的粮草军械;”
“七下西洋,上百艘巨舰的建造与维护;”
“编纂《永行大典》,三千名文臣学士的俸禄赏赐;”
“迁都北京,营建一座全新的、比应天府更雄伟的京师……”
“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件,不是吞金巨兽?”
“皇爷爷,你们就不好奇,”
朱高爔的声音,仿佛带着一种魔力,让整个乾清宫都安静了下来。
“我父皇他,做出这么多惊天动地的成就,究竟……是哪里来的钱财呢?”
轰!
这个问题,像是一道闪电,劈开了所有的情绪与争执,直击问题的核心!
朱元璋和马秀英,顿时愣在了原地。
是啊!
钱!
打仗要钱!造船要钱!修书要钱!营建宫殿,更是要天文数字般的钱!
他们刚刚还沉浸在那些辉煌功绩所带来的震撼之中,却完全忽略了,支撑起这些功绩的,那海量的、足以让任何一个国库都瞬间被掏空的恐怖开销!
老四那小子……他哪来的这么多钱?!
要知道,他朱元璋自己,为了攒点家底,平日里连吃饭都省着,龙袍都是缝缝补补又三年,抠抠搜搜一辈子,国库里的那点钱,他都恨不得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
老四倒好,又是打仗又是下西洋的,这么个花钱法,他怎么没把大明的国库给败光?
一个巨大无比的谜团,瞬间笼罩在了朱元璋一家三口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