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小说《焕然一新》,主角是刘备诸葛亮,主要讲述了:“我军眼下的确粮草将要告罄,府君这么做也是为大汉考虑,虚名跟实利,孤还是分得清的,府君又有何错?”刘禅轻描淡写的将史合自作主张的事给揭过了。君‘弱’臣强,本就是刘禅当下的作风。他还需借自己的‘弱势’,…
“我军眼下的确粮草将要告罄,府君这么做也是为大汉考虑,虚名跟实利,孤还是分得清的,府君又有何错?”刘禅轻描淡写的将史合自作主张的事给揭过了。
君‘弱’臣强,本就是刘禅当下的作风。
他还需借自己的‘弱势’,来让魏吴对大汉产生误判。
名声太盛,的确有些不合适。
史合暗松口气。
作为臣子,替君主做决定,本就犯了忌讳,而且还事关君主威望,若是因此为君主不满,实非明智之举。
但他的确是考虑了大汉现状。
在临来夷道之前,他便一直身处永安,跟诸葛丞相一同,负责大军的粮草运送,深知大汉粮草供给的窘迫,加上刘禅在自己临走时,特意叮嘱一定要留下丁奉等人。
正是基于此,他才斗胆自作主张。
“臣多谢殿下宽谅。”史合面色松缓不少,又道:“除了夷道之事的‘定论’,汉吴若要重定协议,还需对关将军进行定性。”
刘禅眉头微挑。
这与其说是对关羽进行定性,更准确的说法,当是汉吴官方对这两年发生的‘袭荆州’、‘杀关羽’、‘伐夷陵’进行最终定性。
这个定性并不容易。
东吴夺荆州,还可以假托之前‘借荆州’的公案糊弄,但杀关羽,就明显不能这么糊弄了,且不说刘备跟关羽的情义如何,就论关羽为大汉的首席大将,就这么被杀,怎么也说不过去。
但又不能把锅给孙权。
毕竟大汉跟东吴已经恢复外交关系了,日后甚至还要联盟去联手抗曹。
如果全部把问题归于孙权,孙权是绝对不肯的,日后也别想再谈什么联手抗魏了。
西线战事输了,就已有失国体了。
要是连自己赢了的事,都还要承认是自己错了,那孙权也别想稳住东吴朝廷了,大殿之上定然是沸反盈天。
孙权这边是这样。
大汉这边同样不遑多让。
既然是要恢复外交关系,自然是要搁置争议,大汉这边自然不能说是刘备的人事布局出了问题,因而孙刘联盟破裂的责任,最终只能都推到关羽身上。
一念至此。
刘禅目光微动的看向史合。
他若是没猜错,史合也是这么想,甚至是这么做的,跟东吴那边,一致约定,将荆南的事变,都归罪到关羽头上。
两边君主都没错,那还能是谁错?
只能是臣子错了!
加之,关羽过去跟大汉文臣本就不对付,想让文臣说关羽好话,那实在是难了点。
而且关羽还死了。
死人是没办法说话的。
何况失荆州,关羽的确问题很大。
史合道:“东吴那边给出的定性是‘关背德,作鸱张’、‘乖微中情疑,谗夫乱其间’……”
“东吴袭荆州则是假以关羽擅取湘江米为由。”
“而臣则是根据关将军在荆州的所作所为,以及对大汉的功绩,进行了一番主观认定。”
“关将军出身匡世,扶翼携上,雄壮虎烈。藩屏左右,翻飞电发,济于艰难,赞主洪业,侔迹韩、耿,齐声双德。交待无礼,并致奸慝,悼惟轻虑,陨身匡国。”
史合说的很细致。
毕竟涉及的是昔日大汉的首席大将。
自不能那么简约潦草。
简而言之,就是关羽外交工作没做好,得罪了孙权,又粗心大意,以致军败身死。
史合对关羽的评价,倒也算中肯。
一方面认可了关羽建国元勋的身份,另一方面也认定其作为荆州地区军政一把手,要对之前荆州的丢失,及当时孙刘联盟的破裂,负主要责任。
刘禅点头。
他对此倒是没什么异议。
军事上,关羽的确没话说,能力很强,但在政治上,至少在内政和外交上,关羽做的很差,而眼下大汉跟东吴又需要坐下来,因而在搁置纷争时,只能把罪行都推到关羽头上。
这也无可厚非。
何况东吴近乎割了快两个郡,还是成建制的割,大汉只需派官员去接手就行,东吴一下子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自然要从其他地方找补,而大汉本身也需要对失荆州,给大汉百姓一个交代。
东吴要找借口,大汉需找推脱。
双方算是一拍即合。
至于把问题丢刘备头上,那是想都别想,多打了快大半年的仗,还丢了这么多土地,这是真会动摇国本的。
谁要是敢开这个口,刘禅自己都要跳起来,去将那人给砍了。
至于丢吕蒙头上,也是不可行的。
因为吕蒙赢了。
赢了,还被孙权过河拆桥,孙权还想不想当吴王了?
最终只能关羽来背。
刘禅轻叹一声,道:“关将军忠义无双,为大汉出生入死,雄壮虎烈,威震华夏,扬我大汉国威,孤过去也深受鼓舞,只是关将军在处理荆州事务上,的确有些欠妥了。”
“殿下英明。”史合是时恭维了一声。
随即,史合道:“臣在与东吴臣子议论时,偶然听闻,关将军尚有一孙流落在吴地,关将军毕竟为大汉英烈,岂能任由其血脉流落异乡,因而臣在决议此事时,也要求东吴将此子送还。”
“并要求东吴送还关将军尸身。”
刘禅颔首。
也是有些唏嘘,关羽一世英名,结果死了还尸首分离,如今总算能让其完整入土了。
不过东吴还真是够下作的。
这种阴损之事,竟还能堂而皇之做出来。
至于送还关羽之孙,这多半是孙权给自己上的眼药,哪可能之前不知晓,议论事的时候,就偶有听闻了?
关羽一家的情况,天下谁能比东吴清楚?
只是既定要将荆州事变,都推到关羽头上,因而送回关羽之孙,来恶心自己罢了。
鼠辈终究是鼠辈。
私底下就算做些小动作,也是些上不得台面的玩意。
“此事理应如此,终是大汉有负关将军啊。”刘禅感慨一声,又再度看向史合,道:“可还有其他?”
史合点头。
将其余的约定都说了出来。
不过都算不得什么。
就是些要求提前放回孙桓,还有不能离间、招降猇亭吴军,以及双方约定分批次退离等等。
听完。
刘禅倒是没太多异议。
经过大半年的拉扯,这场‘夷陵之战’,终于是在孙权低头的情况下结束了。
如何管理荆州。
却成了摆在刘禅面前的难题。
尤其是武陵郡和零陵郡里面的大量蛮夷,究竟是靠镇、靠抚、靠绥靖、还是靠羁縻,这都要刘禅去权衡考虑。
但现在。
刘禅得去看看自己的大将。
丁奉!!!
小说《焕然一新》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