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
小说推荐超给力

刘备诸葛亮(焕然一新小说)无弹窗免费试读

焕然一新是一本非常好看的小说,它的主角是刘备诸葛亮,主要讲述了:丁奉心神激动。他知道自己是赌对了。虽然刘禅期待的,可能并不是自己,而是钱俞等会识文断字的,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他正是那做好准备之人。他也抓住了机会!但丁奉也深知,想得到重用,并没有那么简单,自己…

刘备诸葛亮(焕然一新小说)无弹窗免费试读

丁奉心神激动。

他知道自己是赌对了。

虽然刘禅期待的,可能并不是自己,而是钱俞等会识文断字的,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而他正是那做好准备之人。

他也抓住了机会!

但丁奉也深知,想得到重用,并没有那么简单,自己眼下的确比钱俞等人更有优势,但想让自己真正被刘禅另眼相看,还得做更多,至少要让刘禅知晓,自己对大汉是有帮助的。

心念一动,丁奉有了主意。

他朝刘禅抱拳道:“丁奉出身寒微,大字不识,实在无以报答殿下的赏识之恩,恳请殿下多给丁奉一定时间,丁奉愿为殿下,招揽一些城中的东吴降卒。”

刘禅摇头,道:“你有此心,孤深感欣慰。”

“只是此事非同小可,今大汉跟东吴是在大方向上敲定了协议,但在一些具体事上,还存在一定争议,孤非是担心你无法劝说他人,而是担心孤最终无法将其余降卒家属换来。”

“到时岂不是恶了你的名声?”

“此事不妥。”

丁奉心生感动,坚决道:“殿下无须多言,吾等已被东吴抛弃,其余士卒就算回到东吴,又岂能落得了好?”

“千夫所指之下,不仅性命堪忧,就连家人也恐难保全。”

“殿下有庇护我等家眷之心,丁奉就已是感激涕零了。”

“丁奉愿做尝试。”

刘禅欲言又止,见丁奉态度坚决,也是点了点头,道:“既然你执意如此,孤又岂能再去拒绝?”

“你尽管去做,他们的家属,孤来想办法。”

“孤也在此承诺,无论成与不成,你都是孤钦定的大汉校尉,掌一曲四队,而由你招揽的降卒,一律归于你的帐下。”

丁奉心花怒放,单膝感激道:“臣多谢殿下。”

得到刘禅的亲口承诺,丁奉也是心潮澎湃,校尉,掌兵两千,这对他而言,已是很大的飞跃了,他在东吴打拼这么久,如今也不过是一名普通的什长。

但现在,不仅入了刘禅的眼,还能领一支两千人的军队。

这让丁奉如何不振奋?

丁奉朝刘禅抱拳,便直接起身告辞了。

他既已承诺下来,自然要去把这事落实,他也担心,时间一久,会生出变故,因而不禁有点归心似箭,刘禅见状,也没有阻拦,直接就放丁奉回去了。

目送丁奉离去的身影,刘禅也有些忍俊不禁。

他感觉自己似乎有点焉坏了。

小词是一套套的。

连哄带骗,还夹杂着忽悠,硬是把‘不知人心险恶’的丁奉,唬的一愣一愣的,还真认为自己是捡了便宜,极力的表现自己,以好获得自己更多重视跟关注。

从换种角度而言,又的确是这样。

他是因为知晓历史上丁奉的能力,所以才会对丁奉高看一眼,但其他人并不知道这些,自不会给丁奉太多优待。。

乱世,很多人缺的从来不是能力,而是一个展现能力的机会。

而这也意味着,他能获得,丁奉更多的忠诚。

走在回去的路上,依旧是烈日直照,丁奉抬起头,却不觉得刺眼,只感到一阵轻松,因为他的人生似乎敞亮了!

刚回去,钱俞几人就迎了上来。

丁奉是个直性子,不喜欢拐弯抹角,没等钱俞几人主动开口,就直接说了:“都是真的,我们被东吴抛弃了,殿下高义,跟东吴商议后,已决定将我们的家眷接过来。”

“啊?”

“这…怎么会这样?”

丁奉没有理会方临等人的惊慌不安,而是往前走了走,站在了烈日照晒之下,朝四周的降卒道:“兄弟们,我是丁奉。”

“我刚从大汉太子那里回来。”

“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们,这一场仗,东吴败了,虽不知中间还发生了什么,但大汉跟东吴的议和已经定下来了。”

“殿下也没有骗我们。”

“我们这些非孙将军部曲的士卒,成了夷道失守的替罪羊,夷道失守对荆州战局影响太大,东吴这边不能接受,我们当时的不战而降,也不能接受这种全军投降的惨败。”

“为了保全东吴的颜面,也为了维护吴军的士气。”

“我等便成了私通大汉的贼人。”

“孙将军是吴王宗亲,即便是夷道失守,也断不至被杀,但我们不一样,我们是普通百姓,背着这样的重罪,即便回了东吴,也是寸步难行,还会被各种嗤笑、怒骂。”

“我们的父母、子女,也会因此抬不起头。”

“地方官吏更会针对我们。”

“最终,整个战场的失利,都会落到我们头上。”

“我们背不起这样的罪!”

丁奉的话一出,四周不少吴卒,也都面露惊容。

孙桓脸都快气歪了。

他哪里还不知道,丁奉是彻底变节了,彻底倒向了蜀国,现在回来是劝其他人叛吴。

孙桓怒骂道:“丁奉,你敢当吴贼?!”

“你给我闭嘴,你要是再敢胡言乱语,胡说八道,我扒烂你的嘴,你这吃里扒外,忘恩负义的东西,大字不识一个,还敢在这妖言惑众,蛊祸人心,我当初就该一剑砍了你!”

孙桓红着眼大步朝丁奉冲去。

只是没走出几步,就被汉军按在了地上。

丁奉冷冷的看着怒视自己的孙桓,沉声道:“我丁奉的为人,你们应该有人知道,这些年,凡有战,我丁奉哪次不是奋勇争先?哪次不是冲在最前面,负伤都不知道多少次了。”

“我可有一次抱怨过?”

“但这世道就是这么不公,我们毫无怨念的守城,结果出事后,东吴却把问题推到了我们身上。”

“而守城的主将却能置身事外。”

“你孙桓说我是吴贼,那我丁奉便告诉你。”

“我丁奉一直都行得端站的正。”

“我没有当过吴贼!”

“反而是东吴朝廷,把我丁奉认作是汉臣,还怪我私通汉军,伙同其他士卒,偷偷开了城,带领汉军攻破了夷道。”

“既然东吴诽谤我为汉臣,那我丁奉又岂能不从?”

“从今以后,我丁奉就是汉臣!”

“城门,我开的。”

“夷道,是我献给殿下的!”

“我就如你们的愿,真的去当个汉臣。”

“大汉摧枯拉朽的攻破了夷道,也将三万多吴军围困在猇亭,这已证明了大汉的军威之强盛,如今殿下求贤若渴,我们若是投效过去,未必不能算是一个好出处。”

“而且殿下已经说了,若是有投效的,大汉朝廷会跟东吴交涉,将你们的家属也一并带过来。”

“我丁奉是个粗人,不懂那些个道理。”

“我就只知一件事。”

“在东吴是罪,在大汉是功!”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并不想背井离乡。”

“我也不勉强,有愿意的,就站我身后,跟我投大汉。”

小说《焕然一新》试读结束!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