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文学
小说推荐超给力

夜啼抄小说的无弹窗阅读体验,寻找免费阅读网站

夜啼抄》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悬疑灵异小说,作者“温婧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任何人所有人的精彩故事。本书目前已经连载,最新章节第14章,热爱阅读的你快来加入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吧!主要讲述了:齐墨的手指微微发抖,捏着那张刚冲洗出来的照片。照片上是他公寓的窗户,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地板上,一切都那么正常——除了窗玻璃反射中那个模糊的人影。”这不可能…”他喃喃自语,将照片凑得更近。人影站在房间…

夜啼抄小说的无弹窗阅读体验,寻找免费阅读网站

《夜啼抄》精彩章节试读

齐墨的手指微微发抖,捏着那张刚冲洗出来的照片。照片上是他公寓的窗户,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地板上,一切都那么正常——除了窗玻璃反射中那个模糊的人影。

“这不可能…”他喃喃自语,将照片凑得更近。人影站在房间中央,隐约可见头部和肩膀的轮廓,但面目模糊不清,就像那些老照片中出现的一样。

林修在一旁来回踱步,时不时推一下眼镜,这是他紧张时的习惯动作。”齐墨,这太邪门了。你拍摄的时候确定公寓里没人?”

“当然确定!”齐墨声音有些发颤,”我独自在家拍的这些。”

“而且…”林修调出电脑上的其他照片,”看,不止这一张。”

齐墨凑近屏幕,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在他拍摄的三十六张照片中,有七张出现了那个模糊人影。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就像老照片中那样,这个人影在不同照片中的位置显示它正在移动——从房间角落慢慢走向中央,最后一张甚至能看出它转向了”镜头”方向,仿佛在看着拍摄者。

“它在向我靠近。”齐墨声音干涩,”就像…就像对汉斯·克莱因那样。”

林修突然抓住齐墨的肩膀:”你必须停止使用那台相机。今天就把它还给那个老人。”

齐墨摇摇头,一种奇怪的固执占据了他的思维。”不,我得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也许…也许只是某种光学现象…”

“光学现象?”林修几乎喊了出来,”齐墨,醒醒吧!同样的’光学现象’出现在相隔八十年的不同胶卷上?那个东西——不管它是什么——现在在你的公寓里!”

齐墨沉默了。理智告诉他林修是对的,但一种难以抗拒的好奇心驱使他想知道更多。作为一名摄影师,捕捉真实是他的本能,即使这真实可能致命。

“至少让我再拍一卷,”他最终说道,”我想确认这个…现象是否会重复出现。”

林修盯着他看了很久,最后叹了口气:”你疯了。但如果你坚持,至少别在自己家拍。去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

离开冲洗店时,天色已晚。齐墨走在回家的路上,脑海中不断回放那些照片。街灯在雨后的路面上投下摇曳的倒影,每一个晃动的光影都让他想起照片中那个模糊的人影。

回到公寓楼下,齐墨抬头看向自己家的窗户。四楼的那个亮着灯的窗口就是他的公寓,窗帘随风轻轻摆动。等等——他离家时明明关了窗,也没开灯…

齐墨的心跳骤然加速。他站在楼下,死死盯着那个窗口。灯光忽然闪烁了一下,然后熄灭了。整栋楼陷入黑暗,只有街灯提供微弱的光亮。

“可能是电路问题…”他试图说服自己,但手指已经不自觉摸向了包里的相机。

电梯停在四楼,门缓缓打开。走廊一片漆黑,只有紧急出口标志发出微弱的绿光。齐墨深吸一口气,迈出电梯。

钥匙插入锁孔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门开了一条缝,齐墨没有立即进去,而是侧耳倾听。公寓里静悄悄的,只有冰箱运转的轻微嗡鸣。

他推开门,摸索着墙上的电灯开关。灯亮了,公寓看起来一切正常——窗户确实关着,窗帘静止不动。齐墨松了口气,暗笑自己神经过敏。

放下包,他径直走向工作台,那台徕卡相机静静地躺在那里。齐墨拿起相机,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想起那个古董市场老人浑浊的眼睛和神秘的警告。

“记录真实,付出代价…”

齐墨突然意识到,自从得到这台相机后,他还没有仔细研究过它的每一个细节。他找来放大镜,开始一寸一寸检查相机机身。

在相机底部,序列号旁边,他发现了几个几乎被磨平的刻痕。经过仔细辨认,那是一个名字的缩写:”H.K.”——汉斯·克莱因?

继续检查,齐墨在相机背带连接处发现了一小片暗红色的污渍。他轻轻刮下一点,放在白纸上。在灯光下,那污渍呈现出褐红色,像是干涸已久的…血?

一阵冷风突然拂过后颈,齐墨猛地回头。窗户依然紧闭,空调也没开。但室温明显下降了,他能看到自己呼出的白气。

“有人在这里吗?”他问道,声音在空荡的公寓里回响。

没有回应,但那种被注视的感觉越发强烈。齐墨的目光扫过房间每个角落,最后落在墙上贴着的那些照片上。那个模糊的人影仿佛正从每一张照片中回望着他。

他决定做个小实验。拿起徕卡相机,齐墨对准空无一人的房间中央,按下快门。机械快门的”咔嗒”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就在声音响起的瞬间,房间里的灯光闪烁了一下,然后彻底熄灭。黑暗如潮水般涌来,只有相机上的金属部件反射着窗外微弱的路灯光。

齐墨僵在原地,心跳如雷。他确信自己听到了什么——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相机内部。在快门声响起的刹那,相机里传出了另一种声音,像是遥远的、扭曲的人声低语。

黑暗中,他感觉有什么东西从身边掠过,带起一阵冰冷的气流。齐墨屏住呼吸,手指紧紧握住相机,仿佛这是唯一的武器。

几秒钟后,灯光突然恢复。齐墨眨眨眼,迅速环顾四周。公寓看起来一切正常,但那种被注视的感觉更加强烈了。

他决定立即冲洗刚才拍的那张照片。虽然现在已是深夜,但他等不到明天。齐墨收拾好暗袋和冲洗工具,准备在公寓浴室里临时搭建一个简易暗房。

正当他走向浴室时,工作台上的笔记本电脑突然自动开机,屏幕亮起刺眼的光。齐墨惊讶地走近,发现电脑正在自动打开一个文件夹——是他扫描的那些老照片。

一张接一张,照片在屏幕上快速切换,最后停在那张最恐怖的画面上:模糊人影站在空桌子旁,面对镜头。然后,令齐墨毛骨悚然的事情发生了——照片中的人影缓缓抬起了”手”,指向镜头外。

“砰!”齐墨猛地合上笔记本,胸口剧烈起伏。这不可能,一定是电脑中了病毒或者某种自动播放特效。但内心深处,他知道不是这样。

浴室里,齐墨用暗袋装好胶卷,开始冲洗过程。在红光下,他小心地将胶卷装入显影罐,然后倒入显影液。整个过程中,他总觉得浴帘后面有什么东西在动,但每次掀开查看都空无一物。

当最后一张底片——他在黑暗中拍的那张——显影完成时,齐墨迫不及待地对着红光查看。底片上,空房间的轮廓清晰可见,但在中央,一个比周围更暗的模糊影子赫然在目。它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清晰,现在甚至能辨认出它微微抬起的”手臂”,像是在指向什么。

齐墨的手开始发抖,差点打翻显影罐。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完成定影和水洗步骤。当所有底片挂起来晾干时,他瘫坐在浴室地板上,额头抵着冰冷的瓷砖。

这不是错觉,不是胶片缺陷。那个东西真的存在,而且现在就在他的公寓里,通过相机与他建立起了某种联系。

齐墨想起汉斯·克莱因的命运——神秘死亡,面部扭曲,像是看到了极其恐怖的东西。他会不会也正走向同样的结局?

凌晨三点,齐墨终于疲惫不堪地倒在床上,相机放在床头柜上,镜头对着天花板。半梦半醒间,他听到房间里响起轻微的”咔嗒”声,像是快门被按下的声音。他想睁开眼睛,但眼皮沉重得像灌了铅。

梦中,他站在一条陌生的街道上,周围是燃烧的建筑,空气中弥漫着烟雾和刺鼻的气味。远处传来哭喊声和零星的枪声。他低头看,那台徕卡相机握在手中。这次,他毫不犹豫地举起相机,对准街道尽头一个模糊的人影按下快门。

“咔嗒”。

人影转过头,开始向他走来。随着距离拉近,它的轮廓逐渐清晰——一个穿着破旧西装的男子,面部却是一片空白,没有五官。当它走到齐墨面前时,缓缓抬起手,指向齐墨手中的相机。

“记录真实…”一个沙哑的声音从它本该是嘴的位置传出,”…付出代价。”

齐墨惊醒了,浑身冷汗。窗外,天刚蒙蒙亮。他转头看向床头柜,相机还在原位,但镜头盖不知何时打开了,黑洞洞的镜头正对着他的脸。

当天上午,齐墨带着新冲洗的底片再次来到林修的店。这次,林修看完照片后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它在向你传递信息。”林修指着最后一张照片中模糊人影抬起的手臂,”看,它指着某个方向。”

齐墨点点头:”我昨晚做了个梦…梦里它也这样指着我,或者说指着相机。”

两人沉默了片刻,林修突然问道:”你还记得那个卖给你相机的老人长什么样吗?市场的位置?”

齐墨努力回忆:”六十多岁,灰白头发,眼睛浑浊…口音很重,像是南方人。市场在城西旧货市场,但他说自己不是常驻摊主。”

“我们需要找到他。”林修坚定地说,”他显然知道更多关于这台相机的事。”

齐墨拿出手机,翻出那天拍摄的市场照片,希望能找到老人的摊位或模样。但奇怪的是,尽管他记得自己拍了几张市场全景,但这些照片全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几十张空白的黑色画面。

“这不可能…”齐墨翻遍手机相册,那些照片真的不见了,”我明明拍了照的!”

林修的表情变得更加凝重:”齐墨,这已经超出正常的范畴了。我觉得我们应该——”

他的话被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打断。齐墨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个陌生号码。

“喂?”

“是齐墨先生吗?”一个陌生的男声,”我是市档案馆的李明。您上周咨询的关于汉斯·克莱因的资料,我们找到了一些可能相关的档案。”

齐墨惊讶地看了林修一眼:”太好了,我什么时候可以过去查看?”

“今天下午两点可以吗?有些资料不能外借,只能在馆内阅读。”

挂断电话,齐墨向林修解释了情况。

“我和你一起去。”林修说,”关店半天没关系。这事越来越不对劲了。”

下午两点整,齐墨和林修来到市档案馆。李明是个戴眼镜的年轻工作人员,他带着两人来到一个安静的阅览室,桌上已经放着一个老旧的档案盒。

“这些是1937年到1938年间外国记者在南京的部分记录副本。”李明解释道,”原件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我们只有少量复印件和微缩胶片。您提到的汉斯·克莱因确实有记录。”

他取出一张发黄的纸,上面是一份德文报告的复印件,附有中文翻译。标题是《关于德国记者汉斯·克莱因失踪事件的调查》。

齐墨和林修凑近阅读。报告显示,克莱因于1937年12月10日入住南京中央饭店,登记时携带了一台徕卡相机和其他摄影设备。12月15日清晨,服务员听到他的房间传出”不似人声的尖叫”,破门而入时发现克莱因倒在床边,已经死亡。

“死因是什么?”齐墨问道。

李明翻到下一页:”官方记录是’心脏骤停’,但…”他压低声音,”当时的医生私下记录说,死者面部表情极度扭曲,像是看到了极其恐怖的东西,而且…”他指向一段文字,”他的右手紧紧握着一卷胶卷,但胶卷上什么影像都没有。”

齐墨和林修交换了一个眼神。这与旅馆工作人员的说法一致——克莱因死前拍了照,但相机里没有胶卷。

“还有一点很奇怪。”李明继续道,”根据饭店记录,克莱因入住时携带的是徕卡III型相机,但尸体旁发现的却是II型,序列号也不同。没人知道多出来的那台相机是从哪来的。”

齐墨感到一阵寒意。他带来的那台相机正是II型。

“有没有关于他拍摄内容的记录?”林修问道。

李明摇摇头:”只有一条线索——克莱因死前曾向一个同事提到,他拍到了’战争背后的真相’,说那将是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作品。但没人知道具体指什么。”

离开档案馆时,齐墨的思绪乱成一团。汉斯·克莱因拍到了什么?为什么他的相机会神秘更换?那卷空白的胶卷又去了哪里?

“我有一个理论。”林修在咖啡馆里低声说,”假设克莱因用他的III型相机拍到了某些…超自然的东西。那些影像可能以某种方式转移到了另一台相机——也就是你现在拥有的II型上。”

“但这说不通啊。”齐墨皱眉,”相机又不是硬盘,影像怎么可能从一台’转移’到另一台?”

林修摇摇头:”我不知道原理。但想想那些老照片和新照片的共同点——同样的模糊人影,同样的移动模式。这太巧合了。”

齐墨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彩信。他点开一看,血液几乎凝固——那是一张黑白照片,显示的是一个黑暗的房间,中央有个人影正弯腰看着什么。照片质量很差,但齐墨立刻认出了那是他的公寓,而中央的人影…正是那个模糊的存在。

最恐怖的是,照片角落有一个日期戳记:12-1937。

“这…这不可能…”齐墨将手机递给林修,”我没拍过这张照片!”

林修看了一眼,脸色瞬间煞白:”齐墨,你的相机现在在哪?”

“在家啊,我今早没带出来。”

林修立刻站起身:”我们得立刻去你家。现在。”

当两人赶到齐墨的公寓时,门锁完好,但一推开门,一股刺骨的寒意迎面扑来。公寓里一片狼藉——书籍和纸张散落一地,墙上的照片被撕得粉碎,工作台上的物品全部被扫到地上。

而在房间中央,那台徕卡相机静静地放在地板上,镜头对准门口,仿佛在等待他们。

小说《夜啼抄》试读结束!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